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北斗》数据显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约4700亿元。产品制造方面,北斗芯片、模块等系列关键技术持续取得突破,北斗行业应用特别是其中的千亿智能驾驶行业方兴未艾,上游产业链企业的成长价值逐渐凸显。
如北斗产业链企业之一中海达(SZ.300177)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为中海达深化北斗产业应用的加速之年,多个较为成熟的应用领域得到发展,如特定行业(铁路、电力、石油石化)、特殊机构、智能驾驶、水利水文等。其中,中海达还增资用于实施“智能驾驶高精度定位软硬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推进智能驾驶高精度定位业务,并在数据经济方面深入开拓,在数字中国远景下探寻更广阔成长空间。
焕新北斗产业价值链,锚定智能驾驶市场
“十四五”开局以来,国家各部委发布的北斗相关规划和政策措施就超过80项。北斗所带来的高精度服务,润物细无声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面对2022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行业头部企业的业务实力彰显发展韧性。如中海达年度报告显示,其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业务在特定行业得到深入推广。
一方面,中海达整合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优势资源,不断深入铁路、电力、石油石化领域的安全生产及智慧运营业务。
资料显示,中海达参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通过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及国家铁路局的共同验收评审。还深入应用在铁路行业的安全防护、智能化施工等领域,加快了“铁路+北斗”的应用推广,目前已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胜利油田、国铁集团及国家能源集团等多家央企提供包括北斗时空基准服务网规划、建设及运维、变电站/站场/炼化厂人员安全防护、行车安全、灾害监测等多个应用方向的标杆示范案例。
另一方面,智能驾驶领域“多点开花”。
2022年,该公司车载端软硬件产品覆盖小鹏、上汽、长城、吉利、东风和一汽等汽车制造企业以及智能驾驶方案商。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已获车企成功定点的量产车型合计26款。
而此前,中海达曾宣布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将近1.6亿元募集资金集中投入全资子公司海达星宇,进一步开展实施“智能驾驶高精度定位软硬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入未来,加码产业链深度布局,进一步展现对行业发展的信心。
开源证券指出,政策和技术是自动驾驶普及率提升的两大推动力,高阶自动驾驶有望普及。业内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车智能驾驶装配率可达55%左右。
随着北斗产业链中的智能驾驶逐渐进入成长的黄金窗口期,以及高精度卫星导航系统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高精度定位智能驾驶市场的爆发箭在弦上。中海达等高精度定位厂商有望享受产业链上游的“卖水人”红利。
把握核心竞争力,数据经济增量开拓进行时
空间数据经济,是中海达2022年年报中的又一发力点。
此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数据正在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自然资源的信息需求从二维向三维升级,地理信息产业正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海达为代表的高精度北斗产业链企业正加速发力。
年报信息显示,报告期内中海达下属子公司广州都市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时空大数据应用服务提供商,更新优化城市数字孪生时空底座、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一网统管信息平台和综合应急管理平台等软件平台产品,为数字城市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了更强大的时空数据管理与服务能力。
深耕北斗产业链20余年,中海达在北斗应用相关技术领域深度布局,以长期主义筑起了牢固的技术护城河。报告期内,中海达研发投入超2.3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17.76%,远超国家高新企业的通行标准,在高精度定位技术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众多研发成果。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获得1,653项知识产权。其中,专利489项,软件著作权1014项和商标150项。
二十年如一日的研发科研的蓄势修炼,也为公司深度挖掘北斗产业链价值空间打下了深厚基础,让北斗的高精度服务像水、电一样,触手可及。
把握技术核心竞争力,时间会厚待长期主义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