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 数码 > 要闻 >

我们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算碳排放吗?

我们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算碳排放吗?
2021-12-27 08:00:23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微信号

上过小学以上的小伙伴都知道,我们人类呼吸的主要目的是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 有人会想,二氧化碳不是温室气体吗?那人类岂不是一个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这话也对,也不对。据统计,一个人通过呼吸作用每小时排放二氧化碳约40克,一年的排放为0.35吨。全球70亿人口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一年就高达24.5亿吨,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数字。那么,如果全球想要实现碳中和,是不是也需要想办法减少这部分排放?而减少这部分排放的办法是…….

是不是想想都觉得可怕!

而事实是否这样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类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其实根本就不纳入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所以大家不要担心为了实现碳中和自己会不会先被“中(mie)和(kou)”了。

那么为什么人类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不纳入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一次二氧化碳的碳元素溯源之旅。

人类为什么会排放二氧化碳呢?因为人类的能量是通过吸入氧气,氧化体内储藏的糖类来获得能量的。而糖是啥?其实就是碳水化合物(健身的小伙伴笑而不语)。所以人类获取能量的核心反应是:

C+O2 —> CO2+能量

是不是看起来像烧煤?没错,人类能量获取方式本质上跟烧煤没区别。如果人类有直接消化煤炭获取能量的功能的话,碳中和可能就会是另一个故事了。

话再说回来。从上面的反应式可以看出,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里面的碳元素是来自于储藏在体内的糖类。那我们体内的糖类从哪里来呢?这还用说?当然是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啊!我们吃进去的几乎所有东西,都可能被体内的加工厂加工成糖类储存,最终转化成人类所需的能量。

那么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它们的碳元素又来自哪里呢?人类是个杂食性动物,植物和动物都吃,上过小学的朋友都知道,植物的碳元素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动物体内的碳元素要么来自于植物,要么来自于其它动物。如果对所有动植物体内的碳元素进行溯源的话,就会发现他们最终都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所以兜了一圈,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本来就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事实上,地球上一直有一部分碳元素处于 空气—>植物—>动物—>空气的动态循环中。这个过程虽然存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但从宏观层面上,它们是个闭环,并未额外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以,处于大气与生物界之间循环中碳元素,其排放与吸收都不纳入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

有了上面的结论我们还可以很容易推导出,木柴的燃烧和植物腐烂产生的二氧化碳不纳入碳排放计算,动植物提炼出来的燃油、醇类也不纳入排放计算。

事实上,只要是生物界的碳元素,他们以任何形式变成的二氧化碳,我们都不纳入计算,因为他们本来就来自空气(但是甲烷要算,想想为什么)。而我们需要纳入碳排放计算的碳元素,其实都是来自于化石燃料。因为它们本来是固定在地底的,如果我们把它们挖出来烧掉了,就额外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那么问题来了,化石能源和和生物质表面看起来井水不犯河水,但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它俩的界限开始模糊。

前面我提到,人不能通过啃煤炭获得能量,但煤制品却不一定,假如一哥们喝了假酒,这酒是煤化工生产出来的工业酒精。他这一口下去,就把化石能源届的碳元素带到了生物界。你说他这呼出来的二氧化碳该不该算碳排放呢?

还有一种微生物,它吃进去一氧化碳,拉出来乙醇,按理说这生物的排泄物不就是生物质嘛,拿它当燃料不算碳排放,但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往往都来自化石燃料,你说它这是算还是不算呢?

我们再进一步,生物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为什么不纳入计算?是因为他们的碳元素本来都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那么有没有可能,不靠生物圈,直接通过人类技术将二氧化碳变成燃料呢?这样就可以人造一个闭环的碳循环机制,燃烧这些燃料也可以不算碳排放。这个问题不光我们在问,火星王子马斯克也在问。

事实上,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已经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技术,所以说理论上人类已经造出了这个闭环。甲醇能不能用来开火箭我不知道,但是开车是没问题的,在这个方面国内的吉利汽车已经进行了商业化并推出了相应的车型。

但是,抛开这个制甲醇的原料氢是绿蓝灰氢中的哪一种不说,这个二氧化碳的来源还是有讲究的,如果直接是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那么碳元素的循环可以说跟生物圈是一致,我们可以说其是碳中性的。

但如果二氧化碳是来自化石燃料排放后产生的尾气的话,从碳元素溯源的角度来看它还是来自化石燃料,这个排放是算还是不算?

不知不觉,我们从人类呼吸的二氧化碳算不算碳排放出发,在自然界和人造碳循环中碳排放的核算问题走了很远。事实上,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各种黑科技造出来的能源可能让我们无法分辨其究竟是否为低碳或者零碳。而这些黑科技能源是否判定为低碳可能会成为决定某一个产业生死的关键。

所以,还是早点确定的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关键词:

预计2025年折叠屏手机销量将突破5000万部 透率达10%

2021-12-24 13:54:29预计2025年折叠屏手机销量将突破5000万部 透率达10%

2021年第三季度荣耀成为全球5G手机增速最快的品牌

2021-12-23 11:38:362021年第三季度荣耀成为全球5G手机增速最快的品牌

四季度5G手机出货已超4G:苹果iPhone拿下第一

2021-12-22 10:41:07四季度5G手机出货已超4G:苹果iPhone拿下第一

三季度全球PC显示器出货量下跌:戴尔第一

2021-12-22 10:21:18三季度全球PC显示器出货量下跌:戴尔第一

我国建成开通5G基站超130万个 将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服务能力

2021-12-21 11:10:44我国建成开通5G基站超130万个 将进一步提升信息通信服务能力

预计2022年国内平板电脑出货2860万台 大涨22.4%

2021-12-20 11:53:00预计2022年国内平板电脑出货2860万台 大涨22.4%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