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图片:河南大学朱依凡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情感滋养等重要功能,是党史教育的"活教材"。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于2022年8月深入河北省保定市冉庄村进行为期七天的调研考察,在走访实践中悟党史、共学习、同进步。本次三下乡外出实践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大学生思政专业优势,探索地方“红色资源+党史”新模式,推动全民进行党史学习。
图为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通讯员 崔常一 摄
实地走访红色圣地,铭记艰苦卓绝历史。在河北省冉庄村走访期间,小队成员发现,冉庄村是名副其实的红色革命村,其发展史就是红色革命史。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南侵,采取清剿战术,进行灭绝人寰的“大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仅仅6万平方千米的冀中平原进行烧杀掠夺,是冀中人民遭受巨大折磨。冉庄在抗日战争期间,构建了近十六公里长,巧夺天工的"地下长城"——后称为冉庄地道战。冉庄地道战遗址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入选进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现冉庄村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列。通过走访发现,在冉庄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冉庄依托红色党史优势发展红色旅游,并在党支部支持下举办一系列“传续红色基因,献礼建党百年”的主题团日、党日活动,增强了村民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图为三下乡成员崔常一观摩纪念馆。通讯员 朱依凡 摄
参观遗址展馆,领会冉庄人民抗日精神。小队成员崔常一作为本次下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他在与团队成员交流中谈到:“冉庄地道战遗址作为一个抗战遗址,拥有众多革命遗迹和英雄故事,是名副其实的党史‘活名片‘和党史学习的‘活教材’,交错纵横的地道网、巍峨伫立的大槐树、纪念馆内陈列的各种武器装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拜访当地居民,为红色景区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第三部分小队成员通过实地采访村民、景区工作人员、党支部、当地商贩、烈士家属以及发放问卷等形式,对冉庄地道战遗址当下发展的优势条件、缺点不足以及改善建议进行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村民们表示:“我们出生在冉庄这样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区,我们的祖辈曾经为了抗日战争做出过自己的贡献,我们愿意主动去了解党的历史,希望今后景区能够大力创新,把党史学习和红色旅游紧密结合,让党史学习影响更多的村民和旅客。景区工作者表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将红色旅游资源和党史学习结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景区在当地党支部带领下,坚持对景区的科学保护;坚持开展系统研究;坚持打造精品陈列;坚持强化其教育功能。真正做到讲好党的故事,引领人民树立红色革命理想。”
图为崔常一与工作人员交流。通讯员 朱依凡 摄
此次实地调研不仅为冉庄地道战遗址景区可持续发展建言献
策,还可以充分发挥青年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团队成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历史分析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展现了河南大学学子的精神面貌,同时引导团队成员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河南大学朱依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