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双 肖金翎 图/刘昊翔 王清仪 肖璟)7月10日至12日,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浮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以挖掘“红色、绿色、古色”为主线,解锁当地乡村特色旅游模式,探索乡村振兴的优机制、新解法。
(图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学生会“筑梦乡村振兴,绘制大美画卷”暑期社会实践队合照 刘昊翔摄)
红色印记,引领文化强心魂
7月10日,实践队来到瑶里古镇,瞻仰瑶里改编纪念碑,聆听瑶里革命历史;参观陈毅旧居,了解陈毅元帅的革命事迹;走进新四军瑶里纪念馆,并在红色学堂观看经典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深刻感受革命精神。随后,实践队前往前程村,探寻当地红色资源—浮乐婺中心县委旧址纪念馆。在馆内,队员们通过观看红旗、草帽、枪支等等红色旧物,重温以湘湖镇内钱村为中心的浮乐婺中心县委的革命斗争事迹。
通过对两村红色资源的挖掘,实践队员纷纷表示,红色成为了瑶里、前程两村挥之不去的坚韧印记,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新四军瑶里改编纪念馆 王清仪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中共浮乐婺中心县委纪念馆 王清仪摄)
绿色生态,赋能产业促发展
7月11日,为探寻“绿色”资源,实践队前往北安村开展调研。
实践队一行走进北安村,与北安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李春进行座谈交流,他谈到,村里山林覆盖面积大,毛竹生长旺盛,绿色资源丰富。正是依赖此生态优势,北安村大力发展毛竹生产种植、加工,实现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后,实践队在华成碱水粑手艺人的带领下,参观碱水粑作坊,观看如何制作手工碱水粑,并开展碱水粑产业调研。在当地手艺人介绍与调研中,实践队发现当地碱水粑依赖水质优势,与其他的相比口感胜出一筹,深受市场欢迎,能够以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切实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北安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李春 王清仪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碱水粑手艺人 王清仪摄)
调研结束后,实践队表示,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北安村深挖当地绿色资源,发展毛竹加工、碱水粑等产业,促进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深深感受到乡村振兴为人民生活带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图为实践队队员和北安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李春在北安村委员会门口合影 刘昊翔摄)
古色厚重,助力文化焕新颜
7月12日,为探寻“古色”,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队来到柳溪村天宝龙窑,采访天宝龙窑创始人金跃安,了解龙窑的历史及目前状况。金跃安向实践队讲述,“现在,我最大的心愿便是龙窑窑火不熄,我的衣钵传承后继有人”。老艺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定决心,令实践队成员动容。在调研新平瓷宫时,实践队采访了一名游客,她谈到,“瓷宫不仅仅是一座陶瓷艺术的殿堂,更是对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象征。希望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到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天宝龙窑创始人金跃安大师 肖璟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游客进行采访 刘昊翔摄)
对天宝龙窑、新平瓷宫的走访,让实践队成员对瓷器有了更深入了解,也为它们背后所承载的匠心精神感到震撼。文化便是在这一代代匠人匠心中创新传承的,乡村振兴,更要紧抓文化阵地。柳溪村、新平村充分利用古色资源,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用古色文化讲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使乡村焕发新的活力。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队员们看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浮梁县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切实感受到乡村人民日益提升的幸福感。大家纷纷表示,要学好自身专业知识,不断发挥专业特长,帮助设计各村落logo和文创产品等,用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用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作者:周双 肖金翎
学校:景德镇陶瓷大学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