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科教兴国路上 巾帼不让须眉——记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卫华教授

科教兴国路上 巾帼不让须眉——记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卫华教授
2023-08-24 10:26:37 来源:太阳信息网

科教兴国是我国既定方略。多年来,有多少科研工作者,勇于担当,积极创新,在科研和教学两方面双丰收,为我国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复兴事业做出了凸出贡献,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卫华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名典型代表。

郭卫华,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生态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生态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负责人;主持完成二十余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植物生态分化与适应性进化机制、生物多样性维持与群落构建机理、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盐碱地综合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发表SCI 论文一百余篇。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获“大国良师”杰出贡献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青岛市教学名师;兼任教育部生命科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山东省生科类教指委副主任、山东大学教指委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山东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山东林学会副理事长,青岛市科协常委等。

打破认知,从有趣到拥抱科学思维

教学方面,自2015年以来,郭卫华教授《趣味生物学实验》课每学期都如期开展,备受好评。“很多同学从中学阶段就开始上生物课,但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很好的实验条件,所以他们能够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并不多。”郭卫华说,“通过开展这样一门通识教育课,让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都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这样能够培养同学们的科学兴趣。”

这门面向全校同学的通识实验课,迅速吸引了来自文科、理科、工科、医科各个学科专业的学生。由于实验室场地的限制,班额固定在30人以内,最多的时候能开到十几个班。能不能抢上,全靠手速和运气。

2018年3月,《趣味生物学实验》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是平台上第一门生物学通识教育实验课程,2020年入选国家级线上一流金课。目前已在线开设7个学期,选课学生超过2万人。

作为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通识课程,《趣味生物学实验》课却并非“有趣”这么简单。

“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展通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趣味生物学实验》课,学生们不仅能了解到必要的生物科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而且能够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郭卫华说。

通识教育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了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郭卫华认为,对于通识教育而言,在课堂上收获的知识多少或许还在其次,关键在于对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生命科学,是一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然而,单纯关于抽象理论的讲解,导致许多人失去了认识这门学科的机会。从理论中抽离出来,借助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学生们得以回归科学本身,唤醒一度被压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如何打通“专业”与“通识”之间的壁垒,是每一门通识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都要面临思考。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不少通识课程只是“专业课的精简版”,或者“讲座课的‘改头换面’版”,这非但不能满足学生对通识教育的需要,还有沦为“水课”的嫌疑。对于通识课程而言,“干货”自然必不可少,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吸收,不致囫囵吞枣甚至难以下咽,更是需要思考的方向。

用实验搭起“专业”与“通识”之间的桥梁,在理论中注入活水,是《趣味生物学实验》课选择的策略。郭卫华说,“面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要深入浅出地介绍实验原理,在实验类型的选取上,也尽量遵循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原则,实验步骤也要相对简单,比较容易上手。”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实验,却连接着经历了深厚积淀的生物学知识富矿。它们就像一个个豁口,散射出些许的微光,只有靠近才能看清背后的广阔世界。

科研优异成果,贡献卓越

科研方面,郭卫华以优异成果,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盐碱地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对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郭卫华教授“盐碱地绿色低碳治理与高值长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在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资助下,针对盐碱地治理面临的治理难度大、开发利用效率低、次生环境风险高等问题,采用“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产品研发-模式构建-产业化应用”的总体思路,"改士适种”与“优种适土”相结合,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盐碱地新型绿色投入品,发掘鉴定出植物耐盐抗逆基因及其调控元件;形成了盐碱地治理物理、化学、生物联合修复、耐盐经济作物改良等系列盐碱地改良及提质增效技术,盐碱地治理多水源利用水质保障成套技术,抗盐碱作物育种与栽培技术,以及盐碱地长效改良与高值产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列创新成果;构建了“资源循环-养分再生-盐碱自控-耐盐育种-植物促生”多要素协同综合治理与长效利用模式,实现了产业化转化和工程化应用:在长期困扰盐碱地绿色低碳治理与高值长效利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荣获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成果具有多项优异表现:

(1)研制出适于盐碱地改良的芦苇秸秆有机肥系列产品,开发出酵母菌生物微球长效缓释改良剂和新型绿色铁尾矿复合改良剂,实现了产业化转化和工程化应用,解决了盐碱地改良投入品效果差、成本高、功能单一、持续性差、环境风险高等重大技术难题。

(2)发明了盐碱地治理多水源利用水质保障成套技术与装备,解决了盐碱地治理区域普遍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的重大问题,为盐碱地台田压碱、排碱洗盐等治理措施提供了水源保障。

(3)发明了盐碱地治理物理、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技术,构建了中/低度盐碱地改良自持循环新模式,实现了盐碱自控、养分再生循环的盐碱地绿色低碳长效治理,破解了盐碱地治理长效性差、投入大、环境风险高等重大技术难题,实现了工程化应用,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降低12%以上,作物产量提升20%以上。

(4)发掘鉴定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耐盐抗逆基因及其调控元件,研发出耐盐作物培育改良与提质增效技术,培育筛选出耐盐作物新品种,发明了盐碱地作物全生命周期种养管理技术,解决了可供育种利用耐盐基因少耐盐作物育种方法单一、耐盐作物生长调控不及时等技术难题,作物耐盐能力提升20%以上、产量提升15%以上。

该成果在山东东营、济南,浙江宁波、温岭,吉林镇赛、辽宁鞍山、河北沧州、江苏徐州等地成功应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7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登记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论文36篇,制定各类标准10项;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31.1亿元,新增利润6.54亿元。

科教兴国,任重道远。展望未来,郭卫华也将继往开来,通过不懈创新,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关键词:

个保法颁布一周年:个性化广告发展需平衡隐私保护与用户体验

2022-11-14 11:53:20个保法颁布一周年:个性化广告发展需平衡隐私保护与用户体验

2022年全球折叠手机总销量将首度超过千万部大关

2022-02-09 11:40:212022年全球折叠手机总销量将首度超过千万部大关

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炉:vivo占比排名第三

2022-02-08 11:19:13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炉:vivo占比排名第三

平板电脑进入新的竞争阶段 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

2022-02-07 16:52:08平板电脑进入新的竞争阶段 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

2021年四季度中国手机市场苹果占有率位居第一

2022-01-27 13:33:342021年四季度中国手机市场苹果占有率位居第一

预测2022年中国市场智能机销量达3.4亿部 同比增长8%

2022-01-26 14:57:26预测2022年中国市场智能机销量达3.4亿部 同比增长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