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19:30,夕阳缓缓落下,夜色降临,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分会场——黄龙溪火龙灯舞艺术节开幕晚会,在黄龙溪古镇气势恢宏的廊桥之下隆重举行。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四川省文旅厅、成都市文广旅局、双流区、双流区文体旅游局、黄龙溪镇的多位领导莅临现场指导。此次艺术节还吸引了数百名观众参与,大家热情满满,一同见证了晚会的如期开场与圆满落幕。
本届黄龙溪火龙灯舞艺术节开幕晚会共分为了三个篇章,“千载龙吟”,“梦回水乡”和“绿色田园”,每个篇章都由一段短片串联并引入。十三个精心编排呈现的节目里,涵盖并融合了非遗舞龙、江河号子、民族舞、现代舞、说唱、民谣、流行乐、情景表演、华服走秀等精彩纷呈的表现形式。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晚会正式拉开帷幕。大屏里出现了身着唐装的小女孩,她带领现场观众一起,穿越千年时光来到黄龙溪场镇市集,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闹非凡、灯火璀璨的景象。一转眼,娇憨可爱的唐装小朋友已置身舞台中央,她摇晃着手中的拨浪鼓,游走在盛唐扮相的舞者之间。包容了戏曲成分的水袖舞极富美感,摇曳的身姿更是独具神韵。
接下来的两个节目,都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结合的交融感。首先是非遗舞龙与街舞演员争辉相映的精彩“battle”。来自浙江镇江市的西来桥舞龙、来自重庆铜梁的竞技龙、大蠕龙和来自江苏的荧光龙,四支龙队分别在舞台、廊桥和观众区,运用高超技巧与默契配合,展现了龙们活灵活现的气质,呈现出不同凡响的风采。舞台上,伴着富有家国情怀与英雄豪气的说唱歌曲《华夏》,舞者们用充满动感的肢体语言书写着作为华夏主人公的自豪,而中间的荧光龙翻滚蜿蜒的姿态,勾勒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浩瀚。非遗舞龙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动感街舞赋予了时尚感,呈现出势不可挡的“国潮”风范。
诞生于劳动中的江河号子是船工们拉纤时用来协调动作、鼓舞士气和抒发感情的艺术结晶,在舞蹈节目《人定胜天》里,省级非遗项目“江河号子”的表演团队与年轻演员同台合作。川味十足的韵律,雄壮有力的舞姿,两方交相呼应,既体现了对传统非遗文化的有力传承,也为江河号子增添了新时代的风采。
汉韶风华赏,国风正当时。华服表演《衣起锦官城》中,演员们身着不同朝代的汉服形制,化身凤凰、麒麟、青龙、玄武……妆成桂花、菊花、芙蓉花神,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赏心悦目的华服大秀。神兽呈祥,贺国泰民安;花神献瑞,庆秋收丰饶,锦官城的繁华盛世,此刻重现。
来自彝族的三名音乐人组成的“原野上的声音”,一直致力于传统民间音乐的创新性发展。在火龙灯舞艺术节的舞台上,他们为我们带来了《甘洛》《哭嫁歌》两首融合了传统民间采样与现代编曲方式的动人作品。一曲《甘洛》,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娓娓道来;而《哭嫁歌》则体现了彝族民间的传统礼俗文化,两把吉他与歌者音色默契配合,曲调优美、吟唱深情,简单却传递出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一半街巷一半水,纵水宽歌慢生活”,黄龙溪古镇独特的川西平原农耕文化景观,与江南水乡的秀丽风情完美呼应。来自浙江长兴的荷花龙搭配《荷塘月色》歌舞表演,柔情似水的舞姿、婉转悠扬的歌声,衬得荷花龙愈发地摇曳灵动,共同传递出韵味十足的水乡文化,表达了广大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来自成都的抓娃娃乐队,用四首金曲串烧为千年古镇黄龙溪赋予了青春活力。《蜀绣》唱出了唯美浓郁的中国情、成都风;《最美的期待》传达出为了梦想和爱要勇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大鱼》告诉迷茫的人们,要用坚持不懈的信念面对生活;一曲《夜空中最亮的星》更是引发了观众的大合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歌舞《天府之水天上来》,一句不提成都,却句句都是成都。舞蹈演员们穿着象征希望与光明的白衣,舞姿朝气蓬勃,配合着男女歌手嘹亮温润的歌喉,唱出了作为成都人的骄傲,以及对于双流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情景表演《有龙自天上来》,借小女孩与爷爷的谈话,为我们讲述了黄龙溪的变化与火龙的历史,同时,也引出了晚会备受期待的压台节目——独具特色的非遗“火龙灯舞”。1500℃的高温铁汁经过匠人师傅的击打后,纷飞成火树银花,宛如万点星辰散落,火龙在漫天铁花里翻舞,演绎着无尽的壮美与震撼,现场观众无不惊呼赞叹,欣赏着这极致的中式浪漫。
黄龙溪火龙灯舞艺术节开幕晚会已圆满落下帷幕。这场穿越了千年时光的非遗文化的之旅,令观众们充分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流行风尚融合后所能焕发出的新生力量。相信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非遗文化成为“国潮”,也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关心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