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宇宙中的诞生及生存发展,极具偶然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时刻都面临着未知的巨大灾难和生命威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地震。
一次高烈度的大地震,瞬间可以夺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如中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直接导致24万死亡, 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地震海啸造成愈29万人罹难。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全球约有69万9千人死于地震。
我国是全球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活动非常活跃,面临的地震形势十分严峻。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所带来的生命威胁和财产损失,唯一的希望就是加快发展地震预报研究。
当代科学技术虽然已经非常发达,各个方面都有超乎寻常的发展和进步,但地震预报一直是一个久攻不下的世界性科学难题。面对地震预报这一科学难题,我们正确的选项应该是迎难而上,通过艰难的科学探索,尽可能把不确定性消除。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地球的地震形势和趋势,但是通过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尽早尽快地预报大地震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尤其是对人类生命的直接威胁,还是大有希望的,人类应该有这个信心!通过地震预报以减轻地震灾害和保护生命,这是人类的迫切希望。因此,地震预报就成为当今世界科学研究领域中令人注目的重大课题。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及一些地震多发国家(如日本,美国等)相继有计划地开展了地震预报科学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到目前为止地震预报终究是尚未解决的世界性科学难题。究其原因在于,目前预测预报地震的主要方法,是利用地震前兆的经验性方法或基于经验的统计学方法。由于这些方法缺乏物理基础,预报的成功率往往很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准确预报地震的巨大需求。
经过20多年的艰辛探索,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朱守彪研究员提出了通过定量的科学计算方法来预测预报未来大地震的方法和技术(地震数值预测预报),即综合利用地球科学的各种观测资料及最新研究成果,基于严格的地震孕育、发生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通过科学计算(数值模拟)给出未来强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及震级(地震发生三要素)。朱守彪研究员提出的这一方法和技术,近期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
这项专利,物理思想明确,技术思路清晰,计算量适中,适合推广应用。使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本专利主要是提出预测预报地震的方法和技术,预测未来大地震事件的准确程度,还依赖于我们对待预测区的断层几何、应力状态、介质结构、断层面上的摩擦本构关系等物理参数的了解。对上述参数信息了解得愈接近实际,预测未来强震三要素的准确度就越高。可以相信,随着地球科学的不断发展及本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成功预测未来强震事件只是个时间问题。
朱守彪研究员提出的这项专利,对于解决地震预测预报这个世界性地震科学难题,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专家简介
朱守彪,男,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员,理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地震动力学及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研究。通过对有限单元计算方法的改进,可以连续模拟缓慢的地震孕育过程(百年尺度或更长)和瞬态的地震破裂过程(数十秒)、以及模拟强震的复发循环过程,进而可以连续地模拟强震活动的时、空序列;提出了地震数值预测预报理论、方法和关键性技术,使得地震预报研究由定性到定量,从经验到科学。此外,在构造应力场/应变场、断层发生超剪切破裂过程的物理机制、地震触发机理等方面也做了深入的研究。(文/王依)
国家发明专利证书(一种地震数值预测预报方法和系统)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