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
XU JUN
心明视康(广东)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2023 年 3 月 27 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2023 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 表明,要加强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 案(2021-2025)》,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曾于清华 大学精仪系光学领域工作的徐俊通过自己六年的探索, 成功研究出“大脑视觉通络优化技术系统”, 这套技术打破了视光学界思维禁锢于物理光学领域,近视问题长期无法解决的技术瓶颈。以 不吃药、不打针,好视力通过训练出来的理念,为恢复视力方面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心明见世创新方 视康疗愈展情怀
——访心明视康(广东)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徐俊
六年一剑 视力奇迹
徐俊,一位轴性近视领域技术突破的先驱者。她曾就职于清华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在光学应用领域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融合应用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运动医 学和光学等多学科精髓,最终研发出“大脑视觉通络优化技术系统”。该系统打破传统领域的常 规认知,不吃药不打针,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得视力自愈。
眼科学界传统的观点认为近视度数一旦形成,便是不可逆的。在中国的眼科学教材当中,没 有关于治疗近视的任何学术参考和知识涉及,眼科学界认为近视不是一种病,而只是一种自然的 生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近视被眼科学界长期忽视,没有投入足够的医疗资源和专项整治对治 疗近视进行广泛研究, 因此, 近视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只是停留在物理光学方面(验光、配镜等)。 然而,眼科学研究发现,眼睛的“视力”不是在视网膜上产生的,视力好坏是大脑视觉系统对外 界物象识别能力的反映,视觉功能根本上是受人体大脑的视觉系统直接支配和控制。徐俊认为, 既然大脑的视觉系统对视觉功能的影响至关重要,那么良好的大脑视觉系统状况才是保持视觉功 能和获得良好视力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如果大脑视觉系统得到充分优化完善,眼睛能够克服视 网膜的模糊影像,获得离焦状态下的理想视力状况。于是,徐俊开发出以优化大脑视觉系统为核 心、以调节功能拓展和完善为重点的“大脑视觉通络优化技术系统”,该系统融物理、生理、心 理、环境、营养、经络为一体,是解决轴性近视的创新和发展。在大脑视觉中枢、视觉系统的统 领下, 通过系统完整的视功能优化训练完善, 强调科学、安全、系统, 重视针对性和个性化需求, 实现“视”与“力”的对立和统一。
“大脑视觉通络优化技术系统”,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营养学、环境学、运动学、脑科 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精髓,让轴性近视不可逆这一理论得到了颠覆。只要眼底无病变,年龄 60 岁以下,近视600度以内,经过系统化周期训练多数都能达到正常。近视600度以上的视力,也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仅 2013 年经过 2000 多案例验证,后天形成的轴性近视通过应用“大脑视觉通络优化技术系统 ”, 恢复率高达 9 0% 及以上。
优化系统 天然疗愈
目前功能性视觉需求,包括屈光手术、近视镜、老花镜等,占据了我们整个眼睛保健预防、 诊疗、康复领域的 95%, 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现代社会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3D 电视等电 子产品的频繁使用。现今越来越常见的视觉疲劳、干眼症、糖尿病性眼部疾病,大都是屈光不正 的表现。现代眼科疾病占整个眼健康相关问题的比重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与视功能相关的视觉健 康问题逐渐增多。
为了更加系统地解决 60 岁以下轴性近视人群的视力问题,大脑视觉通络优化技术系统训练 分为四个不同的步骤,循序渐进,达到最佳恢复效果。
首先是饮食结构的调整。如果将人比喻成电脑,眼睛就是显示屏,大脑是主机,身体是电路, 营养物质是基础、是电能。眼部所需要的营养需要身体其它系统共同运作,脏腑功能增强、精气 提升,才能够使眼部供血循环通畅,促使脉络膜增厚、巩膜变结实,视网膜成像会更清晰;
接下来是脑波疗愈,通过音乐激活视觉细胞,重建视觉细胞和脑皮质系统,增强大脑的运算 能力,即使在屈光不变的情况下,视敏度依然会提高;
然后是通过健身运动打通全身经络,使全身气血循环畅通;
最后进行针对性视力训练,通过户外有氧运动,提高眼睛对室外光线的适应度,进一步采用 电磁波对视网膜细胞适应敏感度进行训练,增强脉络膜血供使其厚度增加,视网膜前移、巩膜进 一步变结实、眼球前凸形态改变,光线落到视网膜上,视力恢复正常。
目前“大脑视觉通络优化技术系统”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颁发的 46 项自主知 识版权证书,成功服务过万名近视、弱视、散光、远视等视力问题人群。心明视康(广东)技术 有限公司成功成为《品牌中国》栏目重点推荐品牌。
恢复轴性近视并不难,难的是相信并接受新的理念与方法。希望“大脑视觉通络优化技术系 统”惠及更多的轴性近视人群,为推进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