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3日至26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遇见小分队”在共青团象山县委的鼎力支持下,深入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与教学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不仅积极响应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政策号召,更是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综合素质的一次生动实践。
布上生花,匠心独运
7月23日,“遇见小分队”成员们走进了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首先体验了扎染艺术的独特魅力。在非遗传承人陈燕净老师的带领下,成员们揭开了草木染技艺的神秘面纱。陈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详细介绍了草木染的历史渊源、原料选择、染色技艺以及扎结技巧和固色处理等各个环节。
图为非遗传承老师扎染技法。应奕珊 供图
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小分队成员们亲身体验了扎染的全过程。从扎图、浸泡、染色到拆洗,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当一幅幅精美的扎染作品展现在眼前时,成员们无不惊叹于草木染的神奇与美丽。这种亲身体验让成员们对扎染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萌生了将这一技艺引入课堂的念头。
7月24日上午,扎染课程在高塘学校如期举行。朱老师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扎染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原理,激发了学生们对这门古老技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随后,学生们在朱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合作,动手实践。他们用皮筋、夹子、弹珠等工具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你的爱心可真好看”,“我的笑脸更好看”孩子们激动地说道。最后,学生们再将染料涂抹在布料上。随着颜料的渗透与扩散,一幅幅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扎染作品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
“今天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满足。我以前觉得扎染很难,没想到我也可以做出那么好看的扎染作品,真的很有成就感!”冯家栋同学兴奋地表示。授课老师朱老师也对此次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深入研究扎染技艺,不断改进课堂设计,力求让这节课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为同学们小组合作进行扎染制作卜天玥 供图
鱼跃灯辉,传承光影
在体验扎染艺术的同时,“遇见小分队”还深入了解了鱼灯制作的技艺。省级非遗项目鱼类故事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丁建东先生及鱼灯制作非遗传承人周老师为成员们带来了精彩的讲解和现场演示。
“鱼灯不仅是我们象山海洋文化的象征,更是世代渔民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周老师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鱼灯文化的深情厚谊。她通过详细介绍鱼灯的结构和制作过程,让小分队成员们对这门古老技艺有了更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在亲身体验非遗鱼灯制作之后,小分队成员们毅然决定也将这一技艺带入课堂。7月24日上午,鱼灯制作课程在高塘学校举行。黄老师首先以生动的语言为学生们描绘了鱼灯的历史渊源与独特魅力,激发了大家对这门古老技艺的浓厚兴趣。随后,余老师详细讲解了鱼灯的结构与制作流程,并亲自示范。
在动手实践环节,学生们分组合作,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鱼灯。他们或低头沉思,或热烈讨论,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与汗水。当一盏盏精美的鱼灯在学生们手中诞生时,那份成就感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图为学生制作鱼灯应奕珊 供图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满足。”冯静同学激动地表示,“以前我总觉得鱼灯制作很复杂,没想到自己也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作品。这种亲手触摸历史、传承文化的感觉真的太棒了!”她的感受,正是每一位参与活动学生的共同心声。
鱼跃纸上,拓艺传承
7月25日,“遇见小分队”在高塘学校继续深化非遗文化的教学活动,开展了“鱼跃纸上,拓艺传承——让非遗鱼拓在课堂上‘活’起来”的课程。这次活动,不仅是对团队责任感的直接体现,更是对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积极探索。
“我内心涌动的不仅是震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师范生,我深知肩上扛着的是让本土文化薪火相传的重担。”小分队队长邵雨嫣在活动前道出了她的心声。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非遗文化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或是视频中遥远的画面,而是能够让学生触手可及、亲身感受的活生生的文化体验。
在课堂上,小分队成员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们了解鱼拓技艺的历史渊源与独特魅力。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同学们用铅笔或细笔在KT版上勾勒出鱼的轮廓和细节,每一条线条、每一个弧度都力求精准。上完色后,学生们将纸轻轻覆盖在KT版上,轻轻拍打纸张背面,使颜料均匀转印到纸上。随着纸张的缓缓揭开,一幅幅精美的鱼拓作品便呈现在大家眼前。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鱼拓不仅仅是观赏的艺术,更是需要亲身参与和体验才能深刻感受到的文化瑰宝。”周艾妮同学满脸洋溢着兴奋与满足的笑容说道。
图为学生鱼拓作品沈诗寒供图
参与课程设计与开展的遇见小队成员沈欣谈到了她的上课感悟:“身为海岛的孩子,他们中的许多虽生于斯长于斯,却对这份源自本土的非遗技艺知之甚少。我们将鱼拓艺术巧妙融入课堂,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孩子们的心田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不仅仅是教学,更是在播种文化的种子,希望这些种子能在学生们的心田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培养出具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年轻一代!”
这一系列非遗体验与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到了传统文化,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遇见小分队”的成员们表示,她们将继续探索更多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新模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沈欣)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