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绣是以楚绣为基础,融合南北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目前已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承载着楚文化的汉绣,历史悠久,其始于汉代,兴于唐代,盛于清代,曾与苏绣、湘绣齐名,主要盛行于荆州、沙市、荆门、武汉、洪湖等地带。
为了追溯荆楚文化精髓的重要表现形式——汉绣的历史演变轨迹,探索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在未来可能展现出的发展潜力,外国语学院荆楚风华非遗汉绣传承调研实践团队于8月26日至8月28日在武汉进行实践考察。
8月27日,实践团队到达武汉汉绣博物馆。武汉汉绣博物馆是湖北省第一家民办汉绣博物馆,博物馆汇聚了众多汉绣佳作,是了解汉绣历史与现状的重要窗口。通过采访游客,队员们得知汉绣以其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广泛赞誉,但也面临着传承人才短缺和市场认知度有待提升的挑战。团队建议博物馆应进一步丰富展示形式,增加互动式与沉浸式体验项目,并借助数智技术提升文化传播效率,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
实践成员们在武汉汉绣博物馆合影留念
实践成员们在汉绣艺社合影留念
8月28日,实践团队来到昙华林汉绣艺社。2011年,政府致力于建设“昙华林文化一条街”,昙华林开始成为汉绣基地。昙华林汉绣艺社正是其中的一家汉绣文创礼品店,绣娘们在这里创作、销售汉绣作品并传承汉绣技艺。实践队员们不仅欣赏了精美的汉绣作品,现场观摩了汉绣的创作过程。我们通过观察、分析与讨论,对汉绣的图案设计、色彩搭配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其次,我们有幸与非遗传承人沈昌惠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次对话为我们揭示了汉绣等传统文化技艺在当前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其内容客观且深刻。
汉绣佳作展示
实践成员们与沈昌惠老师面对面交流
最后,我们还亲身体验了汉绣制作的全过程。从设计草图、挑选材料到绣制成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亲自动手、仔细琢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实践成员们体验汉绣制作
为了更好的宣传汉绣,团队成员利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对此次活动和汉绣文化进行推广和宣传,通过发布精美的汉绣作品图片、视频教程、文化解读等内容,吸引了众多浏览和点赞。我们还关注了很多其他文化机构、艺术团体、汉绣传承人的社交媒体账号,转发分享了有关汉绣的优秀作品、线上课程等活动,拓宽了汉绣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影响力。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的线上推广,我们成功地将汉绣文化带入了更广阔的视野之中,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这一成果不仅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亮点之一,更是我们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通过这次暑期非遗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和珍贵性,也更加清楚了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和责任。这次实践之旅只是我们传承和发扬汉绣文化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与机遇等待着我们去面对与把握。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心怀热爱、勇于担当、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让汉绣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实践成品展示
供稿人:游彩苏 韩晓雅 陆漫莉 杨正宇 李雨晴 周思齐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