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在昨天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为2025年的经济工作定下了基调,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莫过于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不仅成为国内经济未来一年的核心政策风向标,也为各类资产配置、财富转移和产业格局重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多年来深耕于市场研究的知名经济学家杜帅针对昨天的会议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杜帅说,当会议内容公开后,港股、A股双双快速拉升,市场对此明显存在超预期的正面反馈。这是对政策信号的直接回应,也预示着2025年的政策环境与市场风格将与以往有明显区隔。
以下为对这一重大信号的深度解读:
一、“稳中求进”总基调:未来经济不会变差,只会更好杜帅解释说,此次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意味着在2024年已有一定经济恢复的基础上,2025年的经济目标将不止于稳,更要求在稳的前提下继续进步。这对市场主体而言,释放出明确的信号:未来一年整体环境将优化,宏观政策、产业扶持和内需提振将同步发力,推动经济在更高层次上运行。
二、内需驱动:消费与国内大循环的再度强化会议对内需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一表述中的“大力”二字至关重要,体现出在出口环境不确定、外部冲击持续存在的背景下,中国将更加依赖强劲内需来稳经济、促发展。杜帅继续分析道,这意味着2025年中国经济将从过去主要依赖出口拉动,转向以内循环为主线的高质量发展。国产替代、内贸扩张以及消费券、消费补贴等政策性刺激工具有望多点开花,推动内需市场潜力的大幅释放。面向内需的企业与行业将获得更为丰厚的政策红利。
三、关注重点领域风险与外部冲击,稳字当头本次会议着重提及“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再度凸显高层对内外部风险的高度警惕。从外部看,地缘政治、全球贸易摩擦和科技战的阴霾仍存,特别是美国政策走向可能对中国形成新的压力点。从内部看,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与地方债是已明确的“三大重点领域风险”。杜帅强调,尤其是房地产领域,作为系统性风险的高敏感区,一旦价格与预期继续下行,将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此时稳房价、保信心、托底需求无疑是必然选择,房地产行业已成为风险化解的中枢环节。
四、“稳股市、稳楼市”定调:资本市场与不动产市场获政策背书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稳住股市和楼市”,再次证明这两大领域在未来一年将获顶层政策护航。经历前期调整与风险出清的楼市、股市,有望在2025年重新寻回上行动力。特别是一、二线核心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更可能率先受益,价格与成交量有望企稳回暖。有着多年市场投资经验的杜帅说,投资者和购房者在这一大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配置策略:2025年或将是股市与楼市的双轮驱动年,优质资产价格预期上行的信号愈发清晰。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归来:流动性充沛的再轮回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之一,是货币政策基调从“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上一次类似的措辞出现在2009-2010年,那一阶段,中国祭出4万亿基建投资和宽松政策,成功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并推动房地产与各类资产大幅增值。杜帅说,如今时隔16年,这一表述的再现,暗示2025年的流动性极有可能大幅增加,全社会融资成本走低,市场资金面显著改善。宽松的货币环境下,资金自然会加速向房地产、股市以及各类优质行业聚集。资产价格在此预期推动下易于上行,个人、企业、机构的财富版图将重新洗牌。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上升,被货币宽松稀释的现金价值将促使资金涌入实体和资本市场。
展望与行动建议杜帅对此次政策出台会出现什么样的市场反应,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首先,他说回看2008年4万亿时代,那场宏观宽松浪潮推动经济腾飞、楼市飞涨。如今的政策信号再次令人想起过去的宽松大周期。此次变革,可能以更精准、更有针对性的方式落地。各类刺激性措施如降准、降息、财政补贴、产业支持预计将在2025年更频繁更迅速地出台。
此次政策对普通民众和企业而言意味着什么?杜帅说,把握住这一政策契机十分关键,具体如何把握,杜帅给了具体的建议:1.对于有住房需求的群体,可及早布局一、二线核心城市的优质物业。房价预期回暖下的窗口期,通常转瞬即逝。2.对于投资者,2025年的股市或将从政策红利中获益,调仓换股、加大对受益行业与国产替代标的的关注是良策。3.对于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应积极顺应内需扩张、国产替代、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抢在政策利好下提前布局。
杜帅总结道,总而言之,此次政治局会议已经为2025年的经济大局勾勒出清晰图景: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对“组合拳”,必将为内需引擎再次加油,为股市和楼市提供稳固支撑,为产业格局转型与财富新一轮分配创造空间。无论是企业决策层还是普通投资者,都应抓住这场政策红利的历史机遇,主动出击,以期在即将到来的大周期中分得一杯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