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皖南医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我校获批的教育部“大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等平台;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医生、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为引领打造特色思政育人体系,有力地将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点聚焦到课程思政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一、完善制度,凝聚共识,优化育人体制机制。一是凝聚共识、更新理念。连续3年以“大思政”和课程思政为主题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以“课程思政”专题教育思想大讨论作为思想引领,通过专题讲座、学院领导座谈会、专题研讨会、课程思政案例大赛、说课比赛等活动凝聚育人共识,引发了全体教师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度思考。二是完善制度、形成机制。制定《皖南医学院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试行)》《皖南医学院课程思政工作计划》,以制度的形式构建课程思政管理体系。出台《皖南医学院集体备课制度》《皖南医学院听课制度》《皖南医学院毕业实习管理办法》等文件,将课程思政要求纳入制度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将课程思政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明确了课程思政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任务,实现思政教育融入所有课程。在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修订中,出台《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指导意见》要求各专业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将课程思政相关要求融入到各类课程中。在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指导意见明确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构建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三是自上而下、聚焦育人。校领导带头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史校史思政课,提高广大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职业认同,进一步营造学校“大思政”氛围。举办书记“大思政”讲堂活动15场,实现了全覆盖,并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将校训及皖医精神融入专业思政教育,厚植医者仁心、服务社会的“大健康”情怀;举办院长“话课程思政”大讲堂系列活动14场,各二级学院通过召开期末工作会议、走访校外教学基地等形式举办念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大思政讲堂”和“话各种形式的具有专业特色的院长“话思政”大讲堂活动,形成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
二、加强培训,树立典型,增强教师育人能力。一是加强思政培训,提升育人能力。通过岗前培训、教学能力专题培训举办系列的“课程思政”培训近20场,为一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二是发挥团队合力,凝聚集体智慧。开展全校范围的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工作,完成“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设计的遴选与推广,编印了《“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设计汇编》;依托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近百讲,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课程思政学习和展示的平台。三是树立优秀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举办各类课程思政评比活动,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教学团队、先进单位,大力推广课程思政先进经验和做法。在课程思政经典教案评比活动中,各参赛教师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案例64个;“课程思政优秀单位评选”活动,选树出优秀单位面向全校分享交流课程思政工作经验与做法;“十佳课程思政优秀教师”评选工作,增强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院校两级的“课程思政微课比赛”和微课视频的拍摄,参赛教师覆盖近百人。通过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各专业统筹设计不同课程的育人侧重点和重点,将思政育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
三、深挖资源,拓宽渠道,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一是深挖育人元素,拓宽育人路径。通过校史馆开展入学教育第一堂课,从了解校情、感悟校史中树立主人翁精神。通过开展遗体器官捐献缅怀、医学宣誓等活动开展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精神。编印《无语良师,大体老师》为代表的课程思政备课素材,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全覆盖。深入挖掘蕴藏的育人元素,提炼和总结校史文化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等,推动校史、校友资源进课堂,把校史、校友资源创造性转化为我校课程思政的优质资源,提升文化育人效果。通过举办青春思政课,将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二是共建育人平台,共享育人资源。依托教育部“大思政”实践教学平台,利用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资源,积极开展抗疫精神大思政实践教育。作为牵头高校携手宣城市教体局 “共享”“共建”“共创”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地方品牌,丰富育人资源、拓展育人空间,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三是创新育人机制,发挥团队合力。组建由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多学科背景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思政师资共同体”,建立有效的课程思政师资共同体合作机制,促进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和学生管理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打造全新教育教学育人体系。近年来,我校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发挥专业所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宣讲、知识宣讲、爱心义诊等系列活动。每年寒暑假学校组织30余支团建队伍近3000余名参加国家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建设、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妇女儿童公益服务等“卫生三下乡”活动,3000余名师生参与无偿献血和签约中华骨髓库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工作,2000余名实习生志愿参与疫情防控第一线工作,积极奉献社会。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