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绘诗意,色彩融真情
文/高倩
在当代艺术的多元化舞台上,丙烯画作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绘画形式,正逐渐走进大家的艺术视野。丙烯颜料凭借其色泽鲜艳、强附着力等优势,为艺术家打破传统绘画材料的束缚、创意尽情驰骋提供了广阔天地,画家陈持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陈持平的丙烯画宛如一部部视觉诗篇,生动诠释着他对生命、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洞察。其丙烯画作品《残荷犹自盖鸳鸯》仿佛岁月的低语,那历经风雨却傲然挺立的残荷,宛如坚毅的守护者,在星光下庇佑着栖息的鸳鸯。画面舍去繁杂远景,以简约空灵的构图,直击观者心灵深处,人们在残荷与鸳鸯的依偎间,深刻体悟到生命的坚韧与永恒。
丙烯画《芙蓉塘外有轻雷》则像是一场心灵与自然的深度对话。陈持平用心雕琢画面,强化视觉冲击与情绪张力,他以淳朴、稚拙之风勾勒芙蓉塘的静谧一隅。水鸟静驻,凝望风云变幻,仿若画家内心的映照,将外在景致与内在心象完美融合。这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心境的袒露,笔触间流淌着质朴的诗意,引领观者踏入那方静谧而充满温馨的水塘天地。
在丙烯画作品《港边惜别》中,陈持平展现出非凡的胆魄。他追求宏大气象,将自然与人文融入笔端,画面层层渲染、色彩绚丽交织。画面中既有洒脱奔放的笔触,又有对整体布局的精准把控,恰似激昂乐章,奏响情感的强音。在这港边的离别场景里,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画面的震撼,更是画家对人生聚散、天地万象的深沉思考。
《残荷犹自盖鸳鸯》 丙烯画布 72.7cmX60cm 2019年
丙烯画作品《力争上游》以池塘为舞台,锦鲤为主角,演绎生命的奋进之歌。陈持平以细腻笔触捕捉锦鲤的优雅身姿,游动间满是活力,既精准还原其自然形态,又赋予其灵动美感。他为画面注入清新浪漫的气息,诠释着对自然生命力的倾心描绘,让观者仿若置身池塘,与锦鲤同游,共享那份逆流而上的勇气与朝气。
《力争上游》 丙烯画布 72.7cmX60.6cm 2019年
在丙烯画作品《秋词》中,陈持平采用定点透视法引入写实光影,画面美轮美奂,疏密布局、韵律线条皆为匠心独运。画家在唯美画面与笔墨意趣间自由穿梭,挥洒出淳朴厚重的秋意,宛将古诗“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视觉重现,让观者沉浸于秋的深沉韵味中。丙烯画作品《如果冬天来了》则直面寒冬,绽放乐观的光芒。画中的冰雪松林,纤瘦树枝绿意犹存,粉白的积雪、缭绕的薄雾营造出刺骨的寒意,画家笔触细腻入微,色彩层次丰富。在这里,陈持平借冰寒凸显松树顽强,在困境中坚守希望,观者仿若能触碰到冬日冷冽,又被画中乐观豁达所感染。
《芙蓉塘外有轻雷》 丙烯画布 91cmX72.7cm 2021年
在丙烯画作品《问世间情为何物》中,陈持平借仙鹤舞于风雪,升华至精神彼岸。此画的主题超脱具象,仙鹤象征不屈灵魂与自由意志,它们于寒林翩跹,无畏霜雪,引发观者对生命、爱情和自由的深度叩问。在这幅作品中,陈持平将抽象意蕴与真挚情感相融,观者沉浸其中,感受精神洗礼,画面饱含深情又引人深思,凝聚着对生命崇高境界的向往。丙烯画作品《一样的月光》是陈持平现代探索的诗意结晶。月光倾洒,水波氤氲,天地仿若一体,幽蓝静谧中流淌安适心境。画家以超然笔触营造空灵之境,融入现代审美,让观者如同漫步云端、独赏月光,展现出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港边惜别》 丙烯画布 116.5cmx91cm 2019年
纵观陈持平的丙烯画作,穿梭于传统与现代、具象与抽象、写实与写意之间。画家以材料优势为羽翼,以深厚情感为内核,用奔放笔触勾勒多彩世界,为观者打开一扇扇通往生命、自然与心灵秘境的大门。在丙烯画的创作中,陈持平持续追求属于自己的艺术传奇,也为丙烯画的发展拓宽了深度与广度,激励更多人探索这一艺术形式的无限可能。
艺术家简介:
陈持平,1953年生,祖籍福建仙游。其擅长丙烯画,兼攻篆书、草书,尤其喜好草书。祖父陈开泉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前身)国画组毕业的艺术家,系刘海粟的得意门生。父亲陈祖儒是一位书法家,自幼得家传作画习字。陈持平现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其画作具有大胆奔放、热情如火的特点,充满动态之美。作品被《中国文化报》《文化月刊》《艺术市场》《中国艺术》《中华英才》等报刊发表,并被新华网、中华网、搜狐网等平台报道。2023年1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陈持平丙烯画作品选》;2023年9月,团结出版社出版陈持平编著的《新时代名家画集》。2023年6月,作品参加由中国女画家协会、现代工笔画院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主办的“传薪·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
《一样的月光》 丙烯画布 72.7cmX60.6cm 2019年
《秋词》 丙烯画布 91cmX72.7cm 2024年
《问世间情为何物》 丙烯画布 130cmX97cm 2022年
《如果冬天来了》 丙烯画布 91cmX72.7cm 2019年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