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保定老调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1月上旬,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老调新声”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实践活动,以期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思路。
观看老调演出:领略老调风华,感受艺术魅力
1月5日,团队成员观看了保定老调艺术团带来的《封赏太君》。舞台上,演员们饱含激情,应用“唱、念、做、打”的技艺,为观众们献上一场精彩的演出。激昂的唱腔、细腻的表情和张弛有度的表演,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全场掌声不绝于耳,团队成员也被保定老调的艺术魅力深深折服。演出结束后,团队成员还采访了几位现场观看节目的外国友人,倾听他们对保定老调的看法。一位美国观众表示:“虽然听不懂唱词,但演员的表演和音乐让我感受到了深厚的情感,这是跨越语言的艺术魅力。”另一位外国观众则对保定老调的旋律和舞台设计赞不绝口,“这是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我能感受到其中的历史深度和地方特色。”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和杜振忠老师合影。
探秘工作室:对话艺术大家,亲身体验老调
1月13日,实践团队走进“杜振忠老调名家工作室”,对话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保定市老调一团团长杜振忠老师,开展进一步调研活动。在他的指导下,队员们进行了非遗“沉浸式”体验。杜老师亲自协助队员穿戴老调表演服装,示范表演动作,详细讲解手势、身姿及步伐节奏。在教导队员使用表演刀枪时,杜老师手把手纠正姿势,耐心传授技巧。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保定老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沉浸式”体验,让队员们真正感受到老调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杜老师表示,当下正处在上三代先辈艺人与下三代未来传承者相连接的关键节点,希望有更多人宣传老调、传播老调、传唱老调,把对非遗文化的传承纳入日常生活中。
图为杜老师指导成员学习老调动作。
开展深度访谈:聆听老调传奇,探寻传承之路
1月15日,实践团队成员们对资深老调艺术家杜振忠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中,杜老师详细介绍了保定老调自明末清初发展至今的悠久历史。他指出,保定不仅是保定老调的重要发源地,更是传播中心,承载着这一传统戏曲文化的深厚底蕴。杜老师提到,保定老调以质朴激昂的唱腔、生动丰富的剧目内容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著称,是传统戏曲中极具地方特色的代表。杜老师还特别提到经典剧目《潘杨讼》选段《封赏太君》,强调其以动人情感和精湛唱腔展现了忠孝仁义的传统文化精神,是保定老调艺术魅力的集中体现。访谈中,杜老师还分享了保定老调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他提到,老调人才的培养和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专业师资的缺乏、演出市场的萎缩等,杜老师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保定老调的传承与发展,共同为这一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访谈杜老师。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不仅深入了解了保定老调的艺术价值与传承现状,还从外国观众的视角认识到其作为跨文化交流桥梁的潜力,积极探寻其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未来,“老调新声”实践团队将继续关注保定老调的发展,以实际行动守护并传播这一珍贵的文化瑰宝,让其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