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下,1月20日至1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青衿渔火·民族文化传承队队员回到了家乡北海,依托“返家乡”实践育人平台,在团北海市海城区委、区青志协的支持与领导下深入基层社区,参与和设计了2025年海城区“青力返乡·益起成长”青少年寒假社区教育第一期课程活动。
其中,特色课程活动紧扣红色文化主题,内容生动鲜活,寓教于乐。此次大学生“返家乡”实践不仅让社区青少年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深厚力量,同时也让大学生在传播与实践中深化红色文化认同,坚定理想信念。
图为实践队员与上寮社区青少年手工制作小竹船作品展示合影
红船映初心
在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船精神”为主题的课堂上,团队成员以“红船精神”为主要内容,向社区青少年们介绍了什么是红船以及为什么叫红船,并引出了一位鲜为人知的女战士——王会悟,而她也以“船家”的身份带着青少年们乘上了红船,感受着红船精神。随后,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社区青少年们用竹条编成了一只又一只小竹船,虽然写作竹船,但这也是团队成员与社区青少年心目中驶向光明未来的红船。
图为实践队员与上寮社区青少年一起学习长征的红色文化
长征铸民魂
在以“传承红色基因,重温长征路之丰碑”为主题的课堂上,团队成员以“长征”为主要内容,向社区青少年们讲述了长征路上丰碑的故事。观看相关影片、朗读《丰碑》课文选段、互动问答等等环节,点燃了青少年们的爱国热情,坚定其历史责任感,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青少年心中矗立起不朽的丰碑,熠熠生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的青春动能。
图为上寮社区青少年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书写想对革命先烈说的话
鸡毛信传使命
“鸡毛信”不仅是战争年代的重要通讯工具,更是红色文化中勇敢、忠诚与智慧的象征。社区青少年们在团队队员的带领下阅读了《鸡毛信》这一绘本,传承了红色精神与革命先烈的英勇不屈精神,让红色基因流淌在青少年的血液当中。其次,团队开展了“书写想对革命先烈说的话”这一主题活动,不仅让社区青少年们体会到革命之艰难和盛世之不易,更是激起团队成员心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团队成员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需紧跟党和国家的脚步,弘扬“鸡毛信精神”,努力提升自我,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图为实践队员与上寮社区青少年一起朗诵毛泽东的《七绝·改诗赠父亲》一诗
红诗显志气
在以“红诗彰显少年志,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活动中,团队成员鼓励社区青少年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他们对红色基因的理解,以此作为这节课的切入点。在详细阐述了有关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后,团队成员引导每一位社区青少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毛泽东的《七绝·改诗赠父亲》一诗,这一环节激发了社区青少年们对先辈、对革命英雄的尊重和感激之心,同时也加深了团队成员对战争与革命历史时期的崇敬之情。
青衿同行,共话红色。从校园到家乡,从大学生到红色文化传播者,是地点的转变更是身份的转变。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青衿渔火·民族文化传承队积极返归家乡,深入社区,携手社区青少年,用实际行动践行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力量。
图文()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杨琛梅 肖婷尹 莫惠霞 曹婉婷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