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痛风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筹备大会在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专家黄清春教授的倡导下,由酸友正康痛风医疗管理(广州)有限公司协办,并在广州顺利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由黄清春教授拟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廖智婷及来自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30余位专家代表共同参会,共同商讨基层痛风防治体系发展规划和未来。
会上,拟任主任委员黄清春教授指出,广东省痛风发病率高达20.73%-30.3%,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且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量患者因延误治疗发展为痛风肾、关节畸形等重症。他强调,专委会的成立将整合全省资源,推动规范化诊疗下沉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在痛风慢性病方面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
(拟任主任委员黄清春教授致辞)
常务副秘书长廖智婷详细介绍了学会的理念和宗旨。她表示,学会始终认真贯彻国家“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基本原则,协助基层医疗机构引进大医院的专家资源、先进诊疗技术、管理经验,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总会已成立百余个专委会,覆盖全省21地市。同时也表达了对痛风专委会的期望,希望痛风专委会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帮扶、科普宣教等举措,切实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常务副秘书长廖智婷发表讲话)
多位专家在讨论中提出建设性意见。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黄建林主任呼吁强化基层医生培训,建立痛风慢病管理平台;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白艳甫主任建议推动多学科协作,整合骨科、营养科资源,推动痛风病人诊疗-营养-康复新的管理模式;中山市中医院庞捷主任分享了基层义诊经验,强调早期筛查与科普宣教的重要性。更多建议本文不再一一列举,但每一条建议都无疑是推动广东省痛风防治管理向前发展的重要砖瓦。
(专家讨论)
会议最后,拟任主任委员黄清春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痛风专委会的成立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实践,在未来,专委会要在总会指导下,实践“学术会议+精准帮扶+人才培训”三位一体模式,赋能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