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康步智行团队在南昌工控云创港一期进行了一系列智能健行机的实地测试。通过这次测试,团队希望了解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确保其服务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测试不仅验证了智能健行机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也为下肢康复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推动了智能康复设备的技术进步。
自主研发,创新引领
智能康复设备一直是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尤其在下肢康复方面,如何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舒适度,始终是技术研发的难点。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康步智行团队通过自主研发,成功推出了一款智能健行机,凭借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在康复治疗中表现出了不错的潜力。
这款智能健行机采用了一体化穿戴设计,融合了多模态实时自适应调节和人体工学承力结构等技术。设计不仅考虑到穿戴的舒适性,还提高了康复效果。为了确保这些技术能够实际发挥作用,团队进行了严格的实地测试。
多模态自适应调节系统的全面检验
在此次测试中,团队首先聚焦于智能健行机的多模态自适应调节系统。该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根据用户的动作,自动调整设备的运动模式,适应不同的运动需求。在测试过程中,团队成员穿上设备,模拟了平地走路、上下楼梯和爬坡等多种运动场景。在每种场景下,设备都能够迅速适应并提供合适的辅助,展示了它在复杂环境下的优良性能。
图为团队成员在跑步机上进行智能健行机的使用状态测试
人体工学联合承力结构的舒适性考察
除了自适应调节系统外,智能健行机的H-S人体工学联合承力结构也是团队此次测试的重点。该结构采用了一种新型设计,能够有效分担设备穿戴时可能造成的肌肉压迫和不适感,从而提高穿戴舒适性。
图为团队成员穿戴智能健行机的表现
为确保该设计的有效性,团队核心成员肖琪亲身穿戴设备,切身感受产品的服务性能。在团队负责人和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调整设备参数和设置,智能健行机成功避免了因穿戴设备而可能导致的肌肉压迫或不适感,极大地提升了康复设备的舒适性和康复体验。在测试过程中,肖琪表示,智能健行机不仅让她感到穿戴舒适,而且在运动过程中的支撑感非常到位,极大提升了康复体验。
关注患者需求,持续优化技术
“我们始终把患者的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努力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康复设备和服务。”团队负责人杨濡汇在测试活动中表示,团队通过不断测试和优化,确保产品能够解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杨濡汇还提到,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健行机将为患者提供更高效、舒适的康复体验。
在研发过程中,团队也与临床医生和患者积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产品设计。正是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保证了智能健行机能够在实际使用中发挥最大效果。
产品优势及未来应用前景
此次测试的成功充分验证了智能健行机在不同复杂场景下的适应性以及穿戴舒适性在下肢康复治疗方面的显著优势。与传统康复设备相比,智能健行机在提升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舒适度。无论是对于康复医院的患者,还是对于日常健身和运动恢复的人群,智能健行机都能够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展望未来,康步智行团队将继续深耕智能康复领域,持续推动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他们将不断优化现有产品,开发更多适用于不同康复需求的智能设备,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体验。同时,团队还将与各大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智能康复设备的临床应用和普及,力争为“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结语
此次测试活动不仅展示了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康步智行团队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实力,也标志着我国智能康复设备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康步智行团队将继续创新,致力于研发更加高效、实用的康复设备,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杨濡汇、吴攸、章闽洁、曾海敏、肖琪、杨轩宇)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