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柔和的阳光铺洒在“焕然一新”的东航中心,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在新铺设的人行道上,环卫工人在忙完负责区域的清扫工作后,正坐在新设立的职工驿站里喝水、热饭、休息,感受着城市“微改造”给予他们的温暖与关怀。
双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着力执行《城乡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将占地约0.08平方公里的西航港东航中心打造成产城融合宜业型“美丽街区”,从“旧模样”变身市民休闲娱乐“新地标”,大幅提升周边居民生活幸福感。
“人机结合”进行时让“美丽街区”更净更美
“美丽街区”微改造项目以东航商业街区为核心,形成了“四区两街一坊一中心”的特色街区,拆除违法建设2000㎡,补植绿地裸土110㎡,并联合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共同打造街区文化墙150米,亲民化改造重塑街区美丽面貌。
改造前
在“美丽街区”建设中,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将“卫生美”作为打造“美丽街区”的重要工作,无论是在热闹的商业街还是幽静的公园角落,都能看到环卫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改造后
东航中心的“美丽街区”的卫生环保工作中还出现了多位“新角色”,包括新能源洒水车、扫地车、小型扫地车在内的多位机械伙伴加入了街头清扫的队伍,高效清理路面垃圾,时刻保持街道干净整洁。
此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在东航中心“美丽街区”建设中持续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6组、安装新式果屑箱25组,因地制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让“美丽街区”净起来、靓起来、美起来。
“科技赋能”助秩序让“美丽街区”更优更亮
在打造东航中心“美丽街区”的过程中,双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市容“常治”促市貌“常新”,通过联动管理、智慧赋能,实现城市管理的秩序化与智能化。
通过在东航中心设立专属网格,网格员们就像是“美丽街区”的小管家,在日常工作中,他们要及时发现并及时报告各类风险隐患,协助开展基层基础工作,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迅速参与应急响应,积极联动区域内的商家企业,促进街区形成共建共治、整洁有序的新面貌。
改造前
在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的网格化治理下,今年以来,共规范街区座商越门经营行为200余起,下达《越门经营限期整改通知书》52份,整治户外移动广告招牌103个,及时清理非法张贴小广告300余处。
不少居民给出好评“没有了那些乱贴、乱摆的广告,今年街面、路面都干净多了!”
改造后
与此同时,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创新工作思维,突出科技支撑,将智慧科技赋能城市管理工作,以智能化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难题,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目前,已在东航中心“美丽街区”设置智慧监管摄像头4个,完成智慧路灯改造66柱,节能改造132柱,在60家中大型餐饮商家安装餐饮油烟智慧在线监测设施,对油烟排放达标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第一时间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问题、非接触式远程管理,以“千里眼”“顺风耳”的智能化体系推动常态化城市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变。
“民心工程”筑温馨让“美丽街区”更暖更亲
为提升城市温度,传递人文关怀,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联动区级各部门,设置休息区及图书角等文化娱乐设施,暖心关怀外卖员、快递员、环卫工作者等户外劳动者,专门为他们提供了喝水、热饭和休息的温暖港湾,为奔波在路途中的户外工作者送上繁忙中的一份暖意。
新建工会驿站
“这几天时不时下点雨,还好有这里可以让我们避避雨,中午还可以在这里热饭、接水,真的是方便呀!”东航中心的一位环卫阿姨笑着说。
双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在东航中心“美丽街区”建设了包括连心驿站、阅读空间、儿童中心在内的便民、利民服务站点,新增休闲空间1000平方米、大学生文化活动场所2处,设置充换电设施2处,新建职工驿站1处,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课余、工余的休闲学习场所。
智慧公厕
同时,双流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依托于东航创想中心、职工驿站等公共服务场所,建立起党群志愿服务一体化的阵地与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市民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以细致入微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街区美食街改造后
今年以来,东航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15场次,评选产生了20家“星级商户”,“美丽街区”以崭新的面貌和多元化的功能,在塑造城市品格的同时,有效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提升了公共设施使用效能,给居民生活幸福感带来了显著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建立健全“三个机制”,即健全长效治理工作机制、共建共享工作机制与可持续发展工作机制,为市民呈现一个更美丽、更便捷、更智慧的东航中心。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