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盛经开区万东镇新华村,“ 90后”青年王洪松是远近闻名的“乡土主播”。他通过短视频与直播,将家乡农产品销往全国,累计助农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带动800余名村民参与电商创业,成为“青耘重庆・品味万盛”活动的标杆人物。这名“新农人”用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演绎了新时代创业青年的奋斗篇章。
下足“笨功夫” 挖掘乡村流量密码
2019年短视频行业爆发初期,王洪松敏锐捕捉到机遇。他注册快手、抖音账号,深入万盛三线建设遗址、古村落等特色场景拍摄,以“废墟里的工业记忆”“老手艺的新生”等主题,用镜头记录被遗忘的乡土文化。凭借差异化内容,他的账号一年内涨粉10万+,成为本土首个粉丝破10万的短视频创作者。
“每条视频我都要修改5遍以上。”王洪松回忆创业初期,白天扛着设备走访乡镇,晚上剪辑视频到凌晨。这种“笨功夫”让他摸索出“历史+美食+人物”的内容公式,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达200万次以上,为后续转型直播带货奠定基础。
直播带“土货” 破解农产品滞销困局
2020年,黑山镇猕猴桃滞销,北门村党支部书记向王洪松求助。他首次尝试直播带货,通过“产地溯源+现摘现发”模式,3小时售出5000余斤猕猴桃。这场“试水”让他意识到:“流量要转化为销量,必须建立从生产到售后的全链条服务。”
此后,他创新“短视频预热+直播带货+社群运营”模式,在青年镇更古村橘子滞销时,通过3天短视频预热吸引1.2万观众,直播当天售出12吨橘子。为保障品质,他亲自来到橘子分拣中心,明确“外观分级+农残检测+快递运输”标准,使复购率提升至45%。
做好“传帮带” 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
随着影响力扩大,王洪松主动承担起“传帮带”责任。他在共青团组织的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训中,开设“账号定位—内容创作—直播话术”全流程课程,累计培训800余人次。在他指导下,村民张大姐的蜂蜜账号3个月涨粉2万,万盛本土创业青年李阳通过直播卖出积压的山胡椒油。
“我们成立了‘新农人联盟’,定期交流选品经验。”王洪松介绍,联盟已整合万盛20余种特色农产品,通过集中采购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万盛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22年,他牵头建设的“万盛抖友之家—万盛农特产品直播基地”投入运营,配备专业直播间、直播设备和直播团队成员,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差异化创作 书写青春奋斗新答卷
“坚持垂直领域创作,每周至少更新3条视频。”在谈到成功秘诀时,王洪松强调内容深耕的重要性。他特别注重农产品溯源,制作的短视频中包含了生产环境、加工流程等信息,“让消费者看得见田间地头的故事”。
截至2025年3月,王洪松累计发布助农短视频200余条,举办直播100余场,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王洪松的事迹入选万盛经开区乡村振兴青年典型案例,其主导的綦万南“新农人”案例获评商务部2024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个人获评万盛经开区“十大杰出青年”。
“下一步,我计划进一步扩充直播团队,完善直播基地,加快数字化转型,争取培养更多懂技术、会运营的新农人。”站在基地的直播屏幕前,王洪松对未来充满信心。这名“90后”青年正以数字技术为画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联系人:团万盛经开区委颜彐丽)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