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春季读书会,名家专访系列|杨亚爽:在大地上行走、阅读、思考

春季读书会,名家专访系列|杨亚爽:在大地上行走、阅读、思考
2025-04-14 16:17:50 来源:今日热点网

作为一个总是“在路上”的作家,生活对于杨亚爽而言,就是不断地行走,文学作品像是行走中产生表达欲望后的“副产品”。他与他钟爱的这片大地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紧密的联系,这也让他创作出众多不一样的乡村题材文学作品,抒发着对大地、万物、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思考。

日前,河南籍青年作家杨亚爽接受了中华网的采访。采访过程中,杨亚爽与我们分享了这样一段经历:他曾在一座山上遇到几个年轻人,已经身处风景里,却一脸茫然地问他“打卡点在哪里?”,杨亚爽有些无奈地说:“我没有办法回答这种问题。他们并不是打算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他们跑这么远的路,好像就只是为了到大家都拍照的地方去拍一张照。”

杨亚爽说,“每个人都在行走,问题是有没有带着感受和思考去行走。”如何才能从行走中获得力量,和世界产生真实的连接?短视频代替阅读会让我们的思维退化吗?如何看待年轻人的“躺平”和“内卷”?对于这些问题,杨亚爽给了我们真诚而深刻的解答。

 

①“我不会为写什么而苦恼,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我做事情通常没有什么规划,顺势而为。”杨亚爽在谈及自己的创作生涯时表示,“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有太多的规划,反而是一种限制。现实生活是随机的,充满了不同的可能性,我这个人这一辈子就是在捕捉这种可能性,而不做将自己束缚在某个特定领域当中的规划。”

以杨亚爽前几年出版的《记忆中的乡愁》为例——这本散文集并非全新创作,而是他过去十年左右的积累,其中收录的散文都是在报刊上发表过,但因为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在大地上行走、阅读、思考”,而被收集起来,集结成册。去年出版的新书《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传》也都是他根据近年来读书笔记整理后写出来的作品,“这些都是顺势而为的结果。”

“大部分时候我并不想写,有时候想写了也不写,我不会为了写作而写作。”在被问及创作的灵感和契机时,杨亚爽的回答同样是“自然而然”。“我不会为写什么而苦恼,在阅读、行走中产生感情,写作的冲动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但也并不是有冲动就一定要表达,只有内在的这种冲动变得无法抑制,到了不得不写的时候,我才会开始写。”杨亚爽补充道:“虽然大部分时候不写作,但我没有停止行走、阅读和思考,这个才是重要的。”

②“阅读和行走是互相映照的。”

 

 

行走、阅读和思考,是杨亚爽反复提及的三个关键词。“每个人都在行走,问题是有没有带着感受和思考去行走。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和行走是互相映照的。我去任何一个地方,一定是阅读过关于那里的作品,对那里产生了兴趣。”

按照这种“跟着书本去旅行”的习惯,杨亚爽读了沈从文去了湘西,读了陈忠实、路遥去了陕西,读了鲁迅、茅盾去了绍兴,读了老舍去了北京,读了毕飞宇去了江苏,读了迟子建去了黑龙江,很多地方没去过,不是因为没读过那些地方作家的作品,而是那些作品中没有吸引自己去的欲望。“他们问我为什么不去,我说为什么要去?看风景?看看纪录片不就好了吗?而且地球上的风景又能好到哪里去?”杨亚爽笑着说道。

“我们的人生是非常有限的,读书和行走两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率的方式。”去一个新的地方,杨亚爽也不会跟随导游或旅行指南,而是有自己的游览路线:“我看那里最好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他们所书写的那些地方,我到那儿去。”

“人为什么要去读书行走?其实还是读自己,探索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书本和现实有差异,但这个差异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书写凝固下来的是变化当中的一个节点,书籍已经是历史了,时间还在流逝。书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坐标,我们在这个坐标看到世界的变化。如果没有书籍,我们如何了解变化?”

③“一个年轻人,为什么在人生大好的时光,让自己变得这么无聊?”

 

 

虽然也曾用网络的形式和读者交流,但杨亚爽对社交媒体、对如今以图像为主的内容生产方式保持着警惕,他不刷短视频、朋友圈,微信也只使用必需的功能。对于当今人们对短视频的过度沉迷,杨亚爽是不理解的,“这是极度空虚的表现,需要麻醉自己、把时间填满。一个年轻人,为什么在人生大好的时光、充满很多可能性的时候,让自己变得这么无聊?”

谈到现在很多人不看书了,杨亚爽严肃地说道:“那就太可怜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我们发明了语言,这使我们能够交流,又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了文字。文字出现了,审美就出现了,语言文字赋予了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能力。”

“大家总说图像时代到了,但我们就只看图像,不看文字了吗?”杨亚爽说,“我们今天能够以数字化的方式记录和复制图像,这是技术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图像就能取代文字。因为没有文字,就没有抽象思考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只依赖图像、短视频,长期不读书,那么他的思维能力实际上是在退步的,尤其是逻辑和抽象思维。”

尽管杨亚爽不使用社交媒体,但他在手机上阅读,也并不认为移动阅读就等同于碎片化阅读——手机可以是一座移动的“图书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个工具。

“大家觉得‘卷’,往往是短期主义带来的。”

 

 

身处高压、内卷、快节奏的社会环境,现在的年轻人常常感到工作和生活都处于一种固定和重复之中,那么应该如何从中“突围”?杨亚爽对此的回答是:人生需要长期主义。

杨亚爽当然认同,人生不应局限于朝九晚五的工作,要去行走、阅读、思考,从中发现更广阔的生命轨迹。“但学习和工作是实现个人目标和梦想的最可靠途径,如果你在这上面都没有要求,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的人生。我们工作也不仅是为了工资,而是为了对未来的预期。”杨亚爽表示,自己也每天在单位上班,也需要处理各种行政事务,“即使被局限在某个职业之中,也可以尽量把工作做得好一点,坚持个三五年,努力的人和不努力的人差异就变大了。有时候员工离职,要把电脑格式化,本事是长在你脑子里的,又不能格式化。”

对于年轻人“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的困境,杨亚爽表示,大多数人没有条件真正选择“躺平”,那些有条件的人往往也不会选择“躺平。“我们总想今天读一本书,明天就能解决问题,这太功利了。大家觉得‘卷’,往往是这种短期主义带来的。今天这个社会一方面在低端领域‘卷’,另一方面各行各业的高端人才又非常缺乏。如果你能拿三五年时间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别管公不公平,付出的辛苦有没有即时的回报,先培养自己真正的本事,那么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被需要。”“我始终相信人活一辈子,不是活那几年。只要一直努力,最终会超越自己,抵达目标”杨亚爽说道。

采访最后,在被要求推荐最近读到的好书时,杨亚爽拒绝了:他不推荐书单,也让大家不要迷信书单,而要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书,培养终生的阅读爱好。“现在的年轻人不读书,部分原因是从小到大阅读总是围绕着考试,变成了规定任务。很多人把读书看作是负担,一旦大学毕业,就认为终于可以摆脱读书了。事实上,如果他们在青年时代读到过一两本真正对自己胃口的书,一定就能持续地读下去。”

▍杨亚爽简介

 

 

杨亚爽,笔名:木易,河南省西华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周口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河南省第七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代表。先后在国内外各级报刊上发表作品数十万字,出版有散文集《我们的飞翔》(合著)《记忆中的乡愁》小说集《打神秘电话的男人》《拯救》《对不起,我接错了电话》,长篇历史小说《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大宋悲歌》《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传》;编著《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天象奇观》《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蓝色海洋》《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热带雨林》《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南北极地》《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青藏高原》系列丛书等多部作品。散文集《记忆中的乡愁》荣获郑州市第二十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曾获第二届微篇小说大赛银奖,《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一等奖,郑州市作协第一届、第二届优秀作品新人奖等奖项,多篇作品被选入各种年度选本。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