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84岁李立浧院士要三上太空:科学探索没有边界,太空探索有我,做永远的穿越者!

84岁李立浧院士要三上太空:科学探索没有边界,太空探索有我,做永远的穿越者!
2025-04-18 16:59:01 来源:看点时报

导语‌:当84岁的李立浧院士在中国首家商业载人航天科技企业"穿越者"的协议上郑重签名时,他不仅有望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院士科学家,更用行动诠释了"终身探索"的科学精神。这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奠基人,正用最浪漫的方式告诉我们:年龄只是数字,梦想没有边界。

84岁院士的太空梦:打破年龄的边界

当李立浧院士在穿越者太空旅游协议上郑重签下名字时,中国航天史迎来了一个特殊时刻。84岁的高龄,院士的头衔,这两个看似与太空相隔甚远的标签,在这一刻被重新定义。

"要三上太空,年龄只是数字,梦想没有界限,我不担心。"李院士的这句话,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24位非职业航天员进入太空,但其中超过80岁的仅有4人。若按计划在2028年飞行,87岁的李院士将刷新中国人进入太空的年龄纪录。

在他眼中,84岁并不是阻碍,而是新的起点。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激励更多有太空梦想的人参与进来,只要心中有梦,就能逐梦太空。

穿越者载人航天创始人、CEO雷诗情表示:"李院士的签约是对穿越者和商业航天莫大的支持和信心。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太空不再是职业航天员的专属,也不该是年轻人的特权。"李院士的故事,打破了年龄与身份的固有标签,为社会大众树立了一个“终身探索”的科学家榜样。他的选择,是个人的追求,也是对全民太空梦想的一次有力召唤。作为90后创业者,雷诗情动情地说:"李院士用84年的人生告诉我们,探索的激情永不褪色,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歇。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学家最动人的品质——既有仰望星空的远大抱负,又有脚踏实地的坚韧品格。"

李院士的选择,不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中国航天事业从"国家队"向"全民参与"转型的重要标志。他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国航天的辉煌历史与商业航天的崭新未来;他如一束火炬,照亮了普通人触摸星辰的可能。这位曾经改变中国能源格局的科学家,如今正在改变人们对太空探索的认知边界。

签约现场,李院士抚摸着飞船模型说:"我曾经让电力穿越千山万水,现在期待与穿越者一起,让科学精神穿越天地。”这句话,既是一位老科学家的浪漫告白,也是对中国商业航天最真挚的期许。正如雷诗情所说:"李院士带给我们的是信心,是信念,是坚持,更是一种精神——在探索的道路上,年龄不是限制,身份不是障碍,唯有热爱与坚持才是永恒的动力。”

科学探索没有边界:从地面到太空的传奇

1968年,27岁的李立浧奔赴甘肃,在煤油灯下苦读致2000度近视,主持建成我国首个330千伏输电工程,拉开“西电东送”序幕。攻克难关,将荒漠与城市相连,让高原与文明对话,他在中国特高压输电领域的卓越贡献,让电力跨越千山万水,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持。

50余年后的今天,李院士仍未放弃科学探索,他以84岁高龄签约穿越者太空旅游,将“实验室”从戈壁滩延伸至宇宙太空。李院士表示,“小时候,特别是夏天夜晚乘凉的时候,看着满天星斗和月亮,想着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想着我们什么时候也能上太空去转转看看。”从小就有太空梦的李院士,将这份对科学的执着也将带入太空。他计划在2028年太空飞行时做一些科学探索,为未来载人航天提供一些数据支持。

当《星际迷航》柯克船长的扮演者威廉·夏特纳和美国首位非裔预备航天员艾德·德怀特以超90岁的高龄乘坐商业飞船进入太空,我们中国也迎来了最年长的“80后”太空探索院士科学家。从煤油灯到特高压,从戈壁滩到外太空,李院士用84年的人生诠释了科学没有边界的“终身探索”精神,让更多人看到科学探索的力量,感受到太空梦想的温度。他以身为证,以己为史,用自己的经历让每个仰望星空的人都相信,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终将在坚持和创新中变为现实。

做永远的穿越者:太空探索有我

“从地球转向太空,这是人类科学探索的必然发展。”李院士解释道,“做太空穿越者,这是我的光荣,也是责任和义务,为中国人的太空梦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他看来,太空探索不只是国家实力的象征,还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从特高压专家到首位院士太空游客,是身份的穿越;从27岁到84岁,是年龄的穿越;从地面科研到太空探索,是科学精神的穿越。穿越身份、穿越年龄、穿越精神……李院士用一生穿越,这背后恰是他“终身探索”精神的注脚。

“太空探索有我,做永远的穿越者!“李院士的这句话,是对他个人信念的表达,也是向全人类的深情呼唤。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正在完成太空领域从追赶到超越的跨越。他以耄耋之躯亲自上太空进行科学研究,为中国的太空事业贡献力量,让未来太空的星河电网由我们中国人来奠基!不仅如此,李院士反复强调:三上太空,一年一次,每次都有进步,希望将特高压领域的技术积淀注入太空新基建。

太空探索永远没有年龄、身份和职业的限定,只有不断穿越的开拓者、穿越者和探索者。希望更多心怀宇宙的「穿越者们」,都能做自己的穿越者,实现自己的太空漫步。李院士的太空之旅,既是个人梦想的实现,也是给所有仰望星空者的一封情书:在这浩瀚宇宙中,每个敢于追梦的灵魂,都是自己的穿越者。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位84岁的科学家,如何在浩瀚宇宙中书写新的传奇。他的故事,将激励无数人追逐梦想,成为科学探索道路上的灯塔。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