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这座以创新为基因的城市中,一座崭新的生命科学研究院正悄然启航。厦门市道海领航生命科学研究院于2025年春天正式成立,由深耕生命科学领域多年的陶建国教授领衔。尽管起步不久,但研究院已布局自然科学与医学研究、生命规律探索与研究、环境科学与健康管理研究、技术运用及推广、康养服务等多元领域,致力于构建“科研-转化-应用”一体化生态。近日,记者走进研究院,聆听陶建国院长对初创阶段的规划与愿景。
核心定位: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双轮驱动
作为覆盖“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新型机构,陶建国强调研究院的独特定位:“我们既深耕基因诊断、细胞治疗等底层技术,也探索人工智能、环境科学等交叉学科的应用潜力。”“未来三年,我们计划将AI应用软件开发扩展至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领域,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究生命发展的规律,并将优化生命的研究技术进行进一步推广及运用。”陶建国教授补充道。
产学研融合:从实验室到民生场景
“科研成果必须走出象牙塔。”陶建国教授以技术推广服务为例,介绍研究院的实践路径:
技术转化网络:与本地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医疗器械小型化、诊断设备智能化;
健康服务创新:开发居家健康监测系统,将环境科学与优化生命、健康管理的技术成果进行推广及运用;
科技普惠行动:通过技术咨询、技术交流等公益服务,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环境布局与转化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院正探索将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现代化,并与本地中医机构合作开发标准化养生保健方案。“我们的目标是以科技赋能传统医学,让‘治未病’理念更科学可及。”陶建国表示。
社会价值:聚焦老龄化与民生健康
面向老龄化城市,研究院将“养老服务”列为重点方向:
技术落地:研发老年病的早期筛查工具,并与社区卫生院合作试点;
产业协同:联合健康养老机构,开发适老化智能辅具,推动“银发经济”产学研合作。
未来图景: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陶建国教授用三个关键词描绘研究院的发展路径:
1. 链接:通过技术交流、人才共享,融入生命科学体系的国际网络;
2. 孵化:设立“创客空间”,支持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创业项目;
3. 赋能:为中小企业和科研团队提供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支撑服务。
“我们虽是新机构,但背靠厦门生物医药港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又有‘海丝’核心区的开放基因。”陶建国信心十足。据透露,研究院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将于年底落成,重点承接基因治疗、中医数字化等领域的“技术推广服务”。
结语:小机构的大梦想
采访尾声,陶建国言语坚定:“生命科学的使命不仅是延长人类寿命,更是提升生命质量。从养老服务到养生保健,从疾病治疗到健康管理,研究院愿做一座桥梁,让最前沿的科技照亮每个普通人的生活。”
在厦门这片创新热土上,这家年轻的研究机构正以“顶天立地”之姿,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生命科学叙事。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