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跨境支付第一股”连连数字上市后首份年报“出炉”。
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连连数字数字支付业务总支付额(“TPV”) 同比增长约65%至3.3万亿元;毛利润同比增加18%至6.83亿元。经调整年内损益从亏损4.03亿元大幅改善至盈利7870万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连连数字主要业务分为数字支付服务(如收款、付款、收单、汇兑、虚拟银行卡及聚合支付)、增值服务(如数字化营销、运营支持及引流服务、账户及电子钱包、软件开发服务)。其中,数字支付服务包括全球支付及境内支付。
从业务来看,去年连连数字全球支付业务TPV同比增长63%至2815亿元;总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23.1%。
对此,连连数字首席财务官魏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市场方面,由于跨境电商贸易持续良性增长,以及近年布局的B2B传统贸易业务以及服务贸易(如留学、航旅、物流等)行业出现显著进展,全球支付业务在2024年迈上了新台阶。”
中金报告也指出,服务贸易和B2B领域(大中型企业客户为主)TPV增速接近翻倍、其收费费率较B2C更低、使得整体全球支付业务费率从38bps下降至24年29bps,全球支付业务收入同比增23%至8.1亿元,毛利率略提升至72%、反映连连数字在该领域较强的服务和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连连数字的境内支付及增值业务定位为内外联动、构成全球持牌客户的资金全生态链服务。数据显示,去年连连数字境内支付业务TPV同比增约65%至3万亿元、收入同比增57%至3.43亿元;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9.5%至1.46亿元。
2024年,连连数字持续布局数字化营销、企业钱包等在内的新产品,以发挥境内支付与全球支付的协同效应。其中,数字化营销业务是向多场景、多平台延伸线上线下服务能力;企业钱包产品是从单一的支付工具扩展为涵盖丰富生态场景、形成覆盖商旅、餐饮、回收、物流等多行业解决方案,通过提供因公收付、员工差旅支付及报销、财务费控及资金管理等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帮助客户实现业务模式的变革和经营管理的升级。
魏萍预计,从2025年起,国内支付业务的增速将趋于稳定,跨境业务TPV则会继续保持健康的增长态势。
在布局新产品的同时,连连数字亦加码技术创新投入。
财报显示,2024年连连数字研发费用为人民币3.19亿元,同比增长19%,主要是公司对技术创新领域持续的投入。魏萍介绍,研发费用增长一方面是研发团队的扩充,另一方面是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持续投入。
基于长期积累的大数据、AI、云计算及区块链等技术专长及专业知识,连连数字自主研发设计了针对全球贸易复杂性的专有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涵盖支付、资金转账、全球资金分发、智能汇兑处理以及智能风险管理等在内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并能够精准契合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进入2025年,连连数字积极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并将应用到业务、研发、办公等多个关键场景之中。
连连数字CEO辛洁称,“下一步,依托强大的牌照矩阵,公司将持续部署AI和区块链等在内的最新技术,打造自身在核心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在降本增效及客户赋能方面的作用;同时,也将充分借助上市公司平台,优化资源分配,系统性拓展业务边界和服务能力,进而为客户打造更好的服务体验,为股东创造更佳的投资回报。”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