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世代的文化接力实验
导语
2025年春,一组哪吒主题螺钿漆器摆件在小红书上获得追捧。这是出自扬州漆器非遗传承人王新与青年文化创新者孟元景的跨界合作。这对相差十岁的搭档,从两年前就开始将一项濒临"博物馆化"的千年技艺改造成Z世代追捧的潮流符号。他们正尝试解开一道时代命题,即如何让陈列在博物馆的技艺真正走入当代生活。
第一章:扬州漆器的千年沉浮
在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扬州这座"东亚文化之都"曾缔造漆器艺术的千年辉煌。扬州匠人始终掌握着顶级髹饰技艺。扬州漆器非遗传承人王新坦言:"我们守着最精湛的技艺,却困在‘非遗即文物’的认知茧房。"
站在扬州漆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前,历史以器物为锚点次第展开: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漆瑟,印证着中国漆艺领先世界两千年的荣光;唐代"金银平脱"技艺通过遣唐使传入奈良正仓院,成为日本"莳绘"源头;至明清两代,扬州更以"雕漆嵌玉""骨石镶嵌""平磨螺钿"三大绝技冠绝天下。"漆器在古代是技术集大成者。一件精品需经过制胎、裱布、刮灰、髹漆、装饰五大工序,细分128道步骤,工期往往超过两年。"这种极致工艺使其长期作为皇家贡品与外交国礼存在。
然而荣耀背后危机渐显。扬州漆器从业者平均年龄很高,30岁以下极少;产品结构中,传统大件摆件贡献绝大部分营收,但市场需求以每年都在萎缩。"我们像捧着金饭碗的乞讨者。"王新坦言。2023年,致力于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孟元景与正在寻求创新的王新相遇。
第二章:跨界实验的破局之路
孟元景给王新展示了截然不同的市场图景:2023年淘宝天猫非遗相关产品年成交额达1073.2亿元,同比增长37.7%,是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五倍多。购买过非遗产品消费者达到2.49亿人次。小红书2023年产生15万篇非遗手工分享笔记曝光量高达17亿。但漆器相关商品市场份额微乎其微。
"年轻人不是不爱传统,而是需要能融入生活场景的载体。"这场对话催生了"漆器非遗活化计划"。
孟元景与王新逐步完成三大突破:
1.产品体系重构:策划开发不同主题下涵盖首饰吊坠等的轻奢产品线,单件价格带从万元级下探至199-399元
2.工艺设计适配:将"点螺"技艺微型化并优先作为开发时尚单品的工艺类型
3.生产流程优化:建立"标准件+个性化装饰"模块化生产体系并优化工期
从漆雕吊坠、耳坠到螺钿摆件、美甲再到犀皮的杯子、鼠标等等,无数的创新在新的框架下源源不断产生。
第三章:构建非遗商业新生态
在2024年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双创大赛扬州区域赛中,孟元景展示了非遗活化的系统方案并获奖得到扬州政府的认可。评委指出:"该项目构建了非遗活化的完整生态闭环,具有行业范式价值。"
1.产品体系:分级定位精准触达
典藏级:复刻故宫馆藏文物,主打文化投资属性
轻奢级:螺钿漆器茶具、香道盒等日用品,定价800-3000元
潮流款:挂坠、手串、美甲等快消品,单价控制在300元内
"分级策略既保全工艺高度,又实现规模化渗透。"孟元景表示。
2.IP运营:人格化传播破圈
内容重构:将工艺演示短视频拆解为"技艺解密""匠人日常""文创脑暴"等模块
渠道深耕:小红书主攻产品种草,抖音侧重工艺展示
王新小红书账户已经以非遗传承人IP定位顺利运行,并将逐步扩展渠道达人合作。
3:教育闭环:从认知到传承
知识付费:未来会基于非遗传承人IP账户推出入门级线上体验课
体验空间:将在扬州、南京、苏州等地开设文化体验课完成线上学员沉淀转化
通过标准化课程输出技艺,借助体验空间沉淀用户,最终形成可复制的"城市非遗活力站"模型。
"他们的探索提供了非遗活化的系统解决方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分析道:"通过分级产品体系破解‘曲高和寡’困境,借助数字化实现规模化生产,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对话机制——这对景泰蓝、苏绣等同类非遗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结语
两位合作者透露着后续的计划,他们会在线上完成全渠道的铺设,通过非遗传承人IP打造撬动海量影响力与资源,将非遗手艺以新的形式传承。我们不是改造一件漆器,"孟元景总结道:"而是证明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在现代商业逻辑下,实现自我造血与价值重生。"随着非遗活化蓝图的展开,这场始于扬州的实验,正以漆为墨,在新时代书写非遗传承的东方答卷。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