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邦泰集团联手恩派共同举办的种子计划十二城亲子教育公益课堂落地延安。公益课堂以《有情绪也能好好沟通》为题,联动全球亲子教育权威课程体系P.E.T.认证讲师,聚焦父母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的情绪处理,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参与。课堂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与互动练习,获得参与者的广泛好评。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的表现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同时也面临隐忍与发火的矛盾。不吼不叫养孩子,家长可以做得到吗?家长吼了孩子,会对孩子造成心里阴影吗?面对家长的疑惑,P.E.T.讲师针对性设计了专项课程。
情绪绊脚石察觉与识别,是沟通的重要起点。讲师以“情绪觉察”为切入点,通过“情绪冥想”、“压力气球”以及“情绪温度计”互动游戏,引导参与者觉察自身情绪信号。一位家长在互动后的反馈环节中表示:“过去我觉得要对孩子温和对待,所以总把情绪压抑成‘未读消息’。但在这个互动中,我意识到我的情绪也是影响与孩子沟通的重要环节,也需要合理的释放。”P.E.T.讲师对此强调,家长或者孩子有情绪,都并非亲子沟通的阻碍,而是传递需求的信号,运用正确的方法掌握觉察能力可避免情绪升级为冲突。
非暴力的沟通需要父母先倾听,让情绪快速传递。讲师分享了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引导孩子表述的方法。为了深入讲解内容,讲师邀请两位参会者上台进行情景模拟。在模拟中,孩子表现为很晚了还不想睡觉,继续玩,而家长的模拟反应一为“权威法”:我是家长我说了算,并强制关灯没收手机。而这导致孩子不服从,表面妥协内心抗拒,甚至反抗。另一种反应为“放纵法”:随便孩子玩。结果却是致使孩子长期可能缺乏责任感或不懂规则,而家长就会感到委屈或生气。
针对模拟中的矛盾对立,有没有一种既能满足家长需求,又能照顾孩子需求的双赢方法?P.E.T.讲师表示,家长可以首先积极倾听中的复述并确认理解,提炼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同时使用“你因为...事情,感觉..,是这样吗?”“听起来,...让你产生了...情绪,对不对?”等示例句式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
解决冲突的双赢方法也需要父母表达自己,而非单方妥协。讲师表示,在孩子表达情绪后,也要用“我信息”表达自己的需求,例如使用“我观察到……我感到……因为我需要……”句式替代指责,将同理心前置,通过共情建立信任基础。
一位家长向同行的孩子说:“以前总用‘你总是不听话’激化矛盾,其实我想说的是‘看到你熬夜玩手机,我担心健康’。”孩子也表示:“现在我了解了爸爸妈妈的担心,以后我会好好管理自己的时间。”
讲座结束后,参会者纷纷和讲师热烈讨论课程的收获。通过调研显示,98%的参与者认为课程内容“极具实操性”,可应用于家庭沟通、职场协作及自我情绪管理。一位家长表示:“P.E.T.课程让我能更平和地引导孩子表达直实想法。”多位家长反馈计划将沟通技巧融入亲子对话,减少“吼叫式教育”。
而此次公益行动的发起者邦泰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责任地产”,邦泰每进驻一座城市,都会积极投身当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把爱心事业融入城市运营,精心打造城市公益品牌。面对现代社会中情绪问题已成为人际关系的隐形杀手,邦泰集团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公益课堂传递“情绪无需压抑,但需智慧表达”的理念,助力家庭、社区、社会的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