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协作是京蒙协作的重要抓手。卓资县聚焦“保就业是底线、稳就业是基础、就好业是目标”,在朝阳区支持下,创新劳务协作机制,持续开展培训、岗位对接和就业帮扶,切实打通农牧民转移就业之路。
一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依托朝阳区优质培训资源,2024年共举办农民劳务协作培训13期,覆盖767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658人次;同时组织电工新型学徒制培训30人,提升了劳动力市场竞争力。二是畅通岗位信息共享。建立跨区域常态化岗位信息对接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推送,定向推荐岗位,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三是多元化稳定就业渠道。依托稳岗补贴、公益性岗位、产业园区和落地企业等,全年新增就近就业岗位1643个,其中脱贫劳动力1497人;另有70人赴京就业、116人到其他省市就业,转移就业总量达1 829人。
为持续巩固易地搬迁后续就业,县里投入京蒙协作资金130万元,支持帮扶车间升级发展,激活闲置帮扶资产,带动200名搬迁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同时,通过“卓滋味熏鸡”等区域品牌打造,企业合作、订单加工等形式联动,构建“培训—输转—就业”一体化服务链条。
面对就业质量不高、岗前培训不足等短板,卓资县下一步将精细化摸排劳动力底数,动态管理就业台账;与朝阳区深化劳务协作专项行动,扩大培训覆盖面与岗位供给;并试点“互联网+劳务”新模式,利用直播带岗、短视频推介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确保脱贫群众长期稳定增收。
作者:张映雪 卓资县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
王月晨 卓资县农牧和科技局 副局长
胡永庆 卓资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副主任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