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锚定科创“硬科技” 国联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正在发行

锚定科创“硬科技” 国联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正在发行
2025-05-20 09:18:09 来源:今报在线

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科技投资的“高光时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科技创新提升至国家战略核心地位。5月份,监管层重申深化科创板改革,将推出一揽子政策支持科技企业融资。上周,七部门联合发布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着力构建适配科技创新的金融体制,强化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这一系列表态与科创板的强劲表现形成共振: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4日,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科创综指)年内收益率达6.1%,远超沪深300的0.21%,成为资本市场“硬科技”新标杆。

科创综指成为继中证 A500 指数火爆后,机构竞逐的“新战场”——2月底,25家基金公司集体上报科创综指基金,3月27日首批14只产品获批,国联基金旗下国联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国联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A类:023911,C类:023912)赫然在列。据悉,该基金已于5月12日起发行,在有效跟踪标的指数的同时,结合自主打造的 AI 量化投资框架与基金经理主动选股能力,为投资者捕捉科创板超额收益提供新思路。

风口聚焦,科创板成“硬科技”核心阵地

自2019年开市以来,科创板始终是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金融改革措施,目的是通过制度创新,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2024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从上市门槛、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多维度优化制度设计。例如,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试点储架发行再融资、建立“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绿色通道等政策,为科创板注入持续动能。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4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86家,总市值突破7.27万亿元。

在政策与产业的协同效应下,科创板已成为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产业的“上市首选地”。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板上市公司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4日,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企业数量最多,达到 243 只,占比 43.1%;工业有147只,占比25%;医疗保健115只,占比19.6%;材料59只,占比10%。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内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当前,资本市场呈现出科技股主导的鲜明特征。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芯片等前沿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科创板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标的。科创板凭借其独特的定位和优势,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之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企业在此登陆资本市场,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科创综指重塑“硬科技”投资坐标系

在科创板指数体系中,科创 50、科创 100 等指数备受投资者关注,但相较于它们,科创综指有着独特且显著的优势,其最大亮点在于覆盖范围更广、成分股结构更均衡,更全面地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从选样范围这一关键维度来剖析,便能清晰看出科创综指的独特优势。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4日,科创板上市股票总数达 585 只。然而,科创 50、科创 100、科创 200 等科创板主流宽基指数,对科创板的市值覆盖均未达到 5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创综指共纳入个股样本 570 只,纳入比例超过 97%。在剔除少量 ST 股票以及上市不久的股票后,科创综指基本实现了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全覆盖,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具全局性的观察视角。

再从成分股市值分布情况来看,科创综指展现出极为出色的特质。其成分股市值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全面涵盖了大、中、小盘股,平均市值达到 124 亿元,与科创板的整体市值分布情况基本契合。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科创 50 指数在市值分布上明显倾向于千亿市值的头部企业,将投资重心高度聚焦于少数大型企业;科创 100 指数则主要锚定中盘成长股,市值分布相对集中。相较之下,科创综指覆盖全面且市值分布均衡的特性,能够更好地分散投资风险,精准捕捉不同规模企业所带来的多样化投资机会。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5.14)

在行业分布方面,科创综指同样展现出均衡且多元的特征。其成分股广泛覆盖半导体、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多个战略性新兴行业,并同时涵盖计算机、军工等高成长领域。相比之下,科创50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半导体行业权重占比超过60%。此外,科创综指前十大权重股的占比仅约23.41%,远低于科创50(超55%),这种权重分散化有效降低了单一股票或行业波动对指数整体的影响。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5.14,按照申万二级行业分类)

科创综指的含“科”量更是可圈可点。在570只成分股中,专精特新企业多达365只,占比超64%。众所周知,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在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是中国“核心资产”的重要力量。

从长期视角来看,科创综指展现出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Wind数据显示,自基日(即2019年12月31日)起至2025年5月14日,科创综指累计涨幅达18.70%,这一表现显著优于科创50(1.38%)和科创100(2.49%)。成长性方面,科创综指一致预期净利润2年复合增长率为90.38%,远高于科创50的54.18%。随着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科创板市场的持续繁荣,科创综指的未来潜力值得期待。

借道国联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AI 量化助力超额收益

近日,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金融政策组合拳落地,科创板作为中国“硬科技”战略的核心载体,投资价值再度凸显。为提振市场信心,监管部门密集出台政策,包括《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明确鼓励基金管理人强化主动管理能力,追求超越业绩基准的超额收益。本次发行的国联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紧跟政策导向,聚焦科创板这一科技创新核心阵地,通过量化增强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条高效参与科创板投资的新路径。

作为国内较早将 AI 技术融入量化实战的基金公司,国联基金行业初期便前瞻性地布局人工智能研究,自主研发的时序数据库与智能投研平台,为量化投资装上了 “最强大脑”。国联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作为国联基金在指数增强领域的全新力作,将沿用公司特有的人工智能研究框架及量化策略模型。基金将采用 “AI 量化 + 主动增强” 双轮驱动策略,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将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与主动投资管理的专业判断优势深度融合,形成互补。

由于科创综指样本股有570只,覆盖大中小市值且波动性较高,这对量化模型设计提出了选股因子有效性、行业权重均衡性和风险控制精度等挑战。国联基金通过构建多因子模型,结合基本面(如盈利质量、研发投入)、量价行为(如波动率、资金流向)及情绪因子(如舆情数据),动态调整因子权重以适应市场风格变化。同时,基于Barra风险模型,设置行业配置约束,避免单一行业或个股权重过高,确保持仓分散以平衡风险与收益。此外,借助AI跟踪分析基本面、算法交易技术优化交易路径,降低冲击成本并提升执行效率。通过科学的量化模型设计和交易策略优化,力争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精准捕捉超额收益机会。

基金的优秀表现离不开专业管理团队的实力护航。公开资料显示,国联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将由国联基金多策略投资总监王喆担纲,他拥有 10 年证券从业经历,目前在管产品涵盖沪深 300、中证 500 等宽基指数增强基金,在指数增强、量化对冲等投资领域经验丰富。此外,国联基金量化与指数团队成员均具备理工科背景,专业领域涵盖数学、金融工程、计算机等,且均毕业于国内一流大学,这种复合型的专业背景以及合理的中青年龄结构搭配,使得团队能够从容应对指数产品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情况。

近年来,指数基金凭借其透明性、分散化和低费率优势,愈发受青睐,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配置工具。国联基金积极布局,构建起 “宽基 + 主题” 多元指数产品矩阵,亮点频现。在宽基领域,国联中证 A50ETF 聚焦 A 股核心资产配置,为投资者提供高效布局工具;同时,国联基金还布局了央视 50、中证 500 等宽基指数,覆盖不同规模与风格的优质企业,满足多样化的投资需求。主题指数方面,钢铁 ETF、高股息等 Smart Beta 策略产品,特色鲜明,助力投资者精准捕捉细分领域机会。此次推出的国联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将进一步完善国联基金指数产品版图。

结语:

放眼全球,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正稳步攀升。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重新展开,叠加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科技板块有望持续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在政策的有力扶持与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双轮驱动下,科创板凭借其独特的定位与优势,正逐步成长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国联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023911,C类:023912),作为首批获批的科创综指增强基金之一,凭借其独特的投资策略和强大的投研团队,有望精准捕捉科创板市场的超额收益机会,成为投资者布局科创领域、实现资产增值的得力工具。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