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晚,浙江音乐学院申报获批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民族管弦乐《颂·江南》在南京江苏大剧院成功上演。
民族管弦乐《颂·江南》由著名作曲家浙江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创作和研究中心主任王云飞创作。以江南文化为宏观题材,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文、自然等文化符号为子题材,以从古至今的历史更迭为脉络,融民歌、戏曲、民族民间音乐等元素为一体,是一部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鲜活时代气息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歌颂当今中国万千气象,彰显大国风范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
管弦乐《颂·江南》
本场音乐会由无锡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孙鹏执棒,由无锡民族乐团与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联合演出,由浙江音乐学院的演奏家、歌唱家担纲主演。此外,本场音乐会还特别邀请到了中国著名笛箫演奏家唐俊乔、大提琴演奏家莫漠。从遥远的《远舟》《良渚》开篇,穿过古老的《莫干》《繁华》,再到富有中华文化内涵的《西子》二则,最后推向高潮的终曲《颂江南》。
序曲——竹笛重奏《远舟》,以别具匠心的设计启程。观众席中,悄然响奏起曼妙的笛音,打破了传统音乐会演出的惯常形式。演奏家魏思骏与陈泓璇,在曾炜骐与时雨萌的笛声的衬托下,奏笛缓缓步入舞台,笛音萦绕。由此将听众带入到悠远神秘的时空中,以回望古老的文明,为整场音乐会奠定了厚重的文化质感,开启了如诗如画的音乐篇章。
《远舟》
良渚文明距今已有约五千年历史,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起源之一。当晚,在江苏南京这片土地奏响《良渚》,别有一番深意。作曲家以乐器模拟徐徐的风声、沙沙的树叶声、虫鸣鸟鸣声,在传递以水为源理念的同时,返璞归真的寻找自然的乐音,描刻久远年代朴实的劳作与收获。
《莫干》
由国乐系副教授申玉晶演奏的《莫干》,以笙为主奏乐器,以音乐讲述故事,刻画英雄。刚劲有力的音乐在整部江南风格的作品中显得十分出挑,体现了作曲家在整台节目章节上的精妙设计。此后,《兰亭》则是以古老的书法《兰亭序》为题材,由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副教授刘乐上演,在灵动且色彩变幻的音乐中刻画了书法之温润与遒劲。此后,则是“江南丝竹”风格的《繁华》,竹笛、琵琶与二胡交相呼应,乐队与之恰如其分的映衬,紫竹调的旋律时隐时现,熟悉而鲜活,音乐朴实、轻盈且又不失精致,勾勒出小桥流水间的市井繁华。
《兰亭》
音乐会下半场从《太极》开始。《太极》由浙江音乐学院教授于海英演奏,作品以“太极”凝练朱熹理学的主旨,以音乐诠释太极理念下的天地万物,寻求包罗万象的极致对比、平衡、融合、相生等辩证的哲学观。
《太极》
《西子》二则中,音乐会中唯一的声乐作品《西湖赋》,是整台节目的又一亮点。歌词选自当代古文名家杨威的同名诗,由浙《西湖赋》江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金瑶领唱。音乐围绕字词铺展,生动的描绘了西湖的精致,抒发了诗文之情感,带领听众领略了作曲家笔下的“人间绝胜西子湖”。接下来是由中国著名笛箫演奏家唐俊乔演奏的《西子歌》,作曲家以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为中心素材,用音乐诠释诗歌内容。演奏者唐俊乔以其极高的演奏水准与细腻的音乐处理,向听众传递宋词之美、西湖之韵、江南之俏。
《西湖赋》
《西子歌》
音乐会终曲以《颂江南》收尾,舒展优美的旋律对整部作品的江南语境做了再次强化,热烈欢腾的快板似乎是对繁华盛景及幸福生活的生动描绘。是为江南谱写的一曲时代颂歌。
据悉,该作还将在太原、杭州等地巡演,期待这样一部好听好看的民族音乐佳作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带领更多听众聆听来自江南的时代韵律。
责任编辑:kj005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复杂的行业动态市场调研是企业制定战略的重要基础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与客户的紧密合作总结而言,佛...
2025年7月2日,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电火花实践队走进江苏省无锡市宜兴供电局,进行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电力之旅在供电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电火花实践队带上了电力...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浪潮中,先进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传播智慧,赋能产业的升级之路宁波新奕友科技有限公司在技术推广方面,扮演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