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城市学院“守味探新”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3日到5日,深入苏州裕面堂、吴珍堂乌米饭、葑门横街,使用调查问卷、人物访谈、资料收集等方式开展苏州非遗美食传承与创新调研,以青春视角探寻非遗美食活态传承路径。
7月3日,实践团首站走进裕面堂。团队先在周边区域发放问卷,了解大众对非遗美食的认知,后入店与负责人交流“一碗面”的传承故事与创新路径,又访谈顾客与店员,收集一手素材,为后续助力苏味非遗传承积累经验,让青春力量融入非遗守护。
图为裕面堂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分享裕面堂的“守”与“变”。吴清熔 供图
次日,实践团奔赴吴珍堂乌米饭。传承人方伟锋分享十二年坚守,从制作工序到“匠心、放心、初心”的“三心”理念,展现非遗传承的温度。面对传承困境,实践团学子从青春视角思考,提出借社交平台讲康养故事、设计国潮包装等创新思路,还结合康养专业知识,探索“康养 + 非遗”乡村振兴路径,以青春智慧助力非遗活态传承 。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吴珍堂传承人进行访谈。王馨怡 供图
7月5日,实践团来到葑门横街。这条充满烟火气的老街,汇聚众多非遗美食摊位。同学们穿梭其间,调研传统糕点、酱菜等非遗美食的经营现状。在一家老字号酱菜铺,店主分享家族传承的酱制技艺,虽面临现代调味品冲击,但凭借独特风味和街坊口碑,仍保有一方市场。不过,也有摊主坦言,年轻传承人难寻、经营成本上升等问题,让非遗美食传承步履维艰。实践团成员通过问卷调查、街头访谈,收集市民与游客对非遗美食的看法,发现大家既眷恋传统味道,也期待更时尚的呈现形式与消费体验。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苏州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孙成燕 供图
三天调研,实践团从苏式汤面的传承创新,到乌米饭的青春破局,再到葑门横街非遗美食的烟火坚守,深入触摸苏州非遗美食脉络。同学们表示,将整理调研数据,形成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报告,为苏州非遗美食传承创新建言献策,让青春力量助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下去,续写苏州非遗美食的传承新篇。(蒲思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吴珍堂乌米饭传承人在店前的合影。吴清熔 供图
责任编辑:kj005
杭州悠悠演绎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悠悠影视”)近日宣布融资5000万人民币,本轮融资由多方投资人参与与传统MCN机构聚焦头部达人、...
近日,苏州城市学院“守味探新”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3日到5日,深入苏州裕面堂、吴珍堂乌米饭、葑门横街,使用调查问卷、人物访谈、资料收集等...
7月8日清晨,西安培华学院“赴茅坪”薪火相传红色文化实践队和茅坪回族镇政府工作人员对后续三下乡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和安排西安培华学院&l...
7月7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点亮星空本禹志愿服务队赴崇阳县路口镇田铺村明德小学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在孩子们热切的期盼中,为期21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正式拉开帷幕&l...
为响应国家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乡村振兴、传承红色基因的火热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日至7日,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