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助村医,赋能新动力。7月5日,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防癌护爱,云上医讲”暑期实践队走进革命老区红安,围绕“村医需求调研与专业能力提升”主题,开展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基层医疗赋能行动。此次活动不仅为乡村医生带来了前沿的医学知识,还通过精准调研,深入描绘出基层医疗发展的“需求画像”,为乡村健康事业注入了人才培养的新动能。
应陈孝平院士基金会邀请,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实践队正式开启“红安之行”。在红安县人民医院,杨盛力副教授以“繁忙临床中的健康科普突围”为题,结合其创立的“大学生快乐科普驿站”典型案例,围绕“问题剖析—价值阐释—策略输出”的逻辑主线展开授课。他指出,临床工作的高强度与健康科普的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并从医生职业发展、医患信任构建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健康科普在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中的关键作用。同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杨教授提出了组建跨学科科普团队、建立“临床问题日志”、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等切实可行的建议。
转赴红安县中医医院,杨盛力教授聚焦基层医疗痛点,深入剖析了当前肿瘤防治的严峻形势。 他指出,我国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上升,而基层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显著增加了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的难度。针对这一关键挑战, 实践队将肿瘤防治知识作为核心培训模块,着力提升村医在肿瘤早期识别与基础干预方面的能力。 同时,师生团队精准定制并发放调研问卷,系统收集乡村医生在乡村常见疾病诊断、临床治疗与健康宣教等领域的实际需求,为后续制定精准帮扶策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为深入掌握乡村医生现状及培训需求,团队精准投放调查问卷并开展系统调研,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0余份。调研数据揭示:逾五成(54%)村医扎根基层已逾20年;学历构成以大专为主,中专次之,本科及以上相对较少。 尤为突出的是,村医群体对引进新生代医疗人才表达了迫切期待,同时亟需提升在急重症处置、心脑血管慢性病防治以及中医药(含针灸)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据此,团队将充分依托问卷调研结果,精准设计并于暑期推出契合需求的村医赋能“云课堂”培训项目。
在技能培训环节,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资源优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专家谢天聚焦常见心血管慢病前沿进展,为村医群体带来专题精讲,助力基层知识更新;武汉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戴红燕以“黄金4分钟”为核心理念,通过理论精解与现场示范,系统传授心肺复苏(CPR)标准化操作流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营养科专家吴艳则依托“膳食宝塔”模型,图文结合阐释居民平衡膳食科学原则,赋能健康饮食指导。此次培训深度融合理论与实操,有效推动医学知识在基层“落地生根”。
此外,第一临床学院实践队创新打造“杏林春雨,乡村医线”科普社群,畅通线上渠道,持续输送肿瘤防治、科学膳食、营养均衡等前沿医学知识。该平台不仅为乡村医生构筑了更广阔、更立体的交流空间,更提供了即时更新的资源供给与长效专业支持。
村医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农村居民健康“守门人”的重任。 他们不仅承担着常见病诊疗、预防保健等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责,更是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关键纽带,在基层与上级医疗机构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 开展村医培训意义重大:其一, 可系统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使其精准掌握前沿诊疗知识及规范技能;其二, 能有效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助力其顺应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新要求;其三, 可显著增强村医职业认同感,为稳定农村医疗卫生队伍提供长效支撑。 最终,这一切都将转化为农村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更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切实提升其健康获得感与满意度。
此次红安实践,远非单向的知识输送,更是一次充满活力的双向赋能。 实践队不仅满载基层医疗需求的鲜活样本而归,更留下可推广复制的培训模式与实用临床“工具箱”。青年医学生们以责任为擎,加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与坚实的基层智慧。展望未来,这支队伍将持续扎根基层沃土,让医学的星星之火,燎亮更多乡村健康之路!
(撰稿人:熊莲乐 姚博文 于悦)
责任编辑:kj005
健康助村医,赋能新动力应陈孝平院士基金会邀请,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实践队正式开启“红安之行”转赴红安县中医医院,杨盛力教授聚焦基层医...
在日常生活中,散光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屈光不正问题,它影响着众多人群的视力健康一、框架眼镜矫正框架眼镜是目前最常见、最传统的散光矫正方式之一对于轻度至中度散光患者,...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民族的智慧、情感与记忆,它们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付乾龙,作为健康领...
甲状腺健康问题总让人揪心?别慌!本周六日(7月12日-13日)两天,我院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艳教授】合我院专家团会诊!届时,北京专家【陈艳教授】、【宋...
成都市双流区永安镇三新村入口区域紧邻剑南大道(成都第二绕城高速黄龙溪出口),是牧马山都市乡村会客厅重要承载地之一设计团队因地制宜,巧妙运用绿植造型,将原本杂草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