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科技的力量正重塑传统产业,为其注入全新活力。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谷士艳教授的科研团队成员赵海桥、李晓霞等经过反复试验、实地测试推出一项新型创新科技成果——可降解缓释膜沼肥,其在农业领域尤其是参业种植中崭露头角,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广阔前景。
传统种植痛点凸显,科技创新迫在眉睫
人参作为珍贵中药材,种植过程复杂且对环境要求严苛。传统人参种植长期依赖化肥与普通农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产量,但也引发了一系列棘手问题。大量化肥使用导致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土壤板结日益严重,保水保肥能力减弱,影响人参生长发育;普通农膜难以降解,在土壤中大量残留,不仅阻碍人参根系生长,还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长期污染,形成“白色污染”困局,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根基。在此背景下,研发新型环保、高效种植材料与技术,成为参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
可降解缓释膜沼肥应运而生,融合多项技术优势
可降解缓释膜沼肥是一种将可降解膜技术与沼肥优势有机结合的创新型肥料。它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后,剩余沼渣沼液通过特殊工艺加工成富含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的优质有机肥料,并包裹上可降解膜材料。
可降解膜在土壤中能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分解,有效避免农膜残留污染。其降解周期可根据作物生长周期精准调控,在为肥料提供保护、延缓养分释放的同时,确保在人参生长后期完全降解,不给土壤留下隐患。沼肥富含多种有机物质与有益微生物,既能为土壤补充丰富养分,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与保水性,又能抑制土壤中有害病菌滋生,提高人参抗病能力,减少农药使用,实现绿色种植。
参业应用成果显著,增产提质效益双赢
多地人参种植户试用可降解缓释膜沼肥后,效果令人惊喜。在产量方面,相较于传统施肥方式,使用该沼肥的人参亩产量平均提升15%-20%。以吉林省某参场为例,去年在100亩人参种植地应用可降解缓释膜沼肥,鲜参总产量达到50吨,较上一年增产7吨,增幅达16%。
品质上,人参有效成分含量显著提高。检测数据显示,人参皂苷含量平均提升10%左右,人参外观更饱满、色泽更鲜亮,市场售价更高。同时,土壤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多,土壤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为后续人参种植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可降解缓释膜沼肥的使用还降低了种植成本。一方面,减少了化肥与农药用量,降低了农资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减少了人工清理农膜的工作量,节约人力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
产业推广与政策支持,携手共促绿色发展
目前,可降解缓释膜沼肥技术已在吉林地区得到推广应用。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与农户采用该技术。农业农村部门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示范等方式,向种植户普及可降解缓释膜沼肥知识与使用方法;设立专项补贴,对使用该沼肥的农户给予资金支持,降低应用成本,提高积极性。
科研机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技术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能与稳定性。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可降解缓释膜沼肥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随着技术不断完善与市场认可度提升,可降解缓释膜沼肥有望在参业及其他农业领域广泛应用,成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助力我国农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征程。
责任编辑:kj005
为深入践行“科技为民”服务理念,7月3日,江西水利电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智水互联,数创未来"实践团在进贤县温圳镇杨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
7月10日,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主办的2025中国汽研汽车指数(IVISTA&C-AHI)技术专委会年会高层闭门研讨会在重庆召...
在轰鸣的工厂深处,在高效运转的流水线之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设计的锋芒切开效率的天花板,用策划的严谨构建管理的脉络从设计概念跃然纸上...
中国豪华汽车品牌WEY正式推出全新高山8及高山9两款旗舰MPV车型,官方指导价分别为30.98万元和35.38万元WEY全新高山系列在设计上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
展会助力,掘金俄罗斯市场7月10日-12日,全球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在杭州大会展中心盛大举行CEL畅达:俄向市场物流服务引领者成立于2014年的CEL畅达,是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