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豫南一座宁静的小城里,68岁的薛阿姨过着平淡而规律的退休生活。每天除了照料家务、接送孙辈上下学,她总爱在午后时光里,捧起一本诗词集,轻声吟诵那些流传千古的佳句。
“最开始,我总读不好,比如‘黄河入海流’的‘黄’,我一发声就是‘fang’,闹出不少类似的笑话。通过AI课程,一个字我可以重复练习200多遍,实时反馈、实时纠正、不厌其烦,我也不用担心被机器笑话。”谈及如何拥有高超的朗读水平,薛阿姨这样介绍。
AI赋能银发教育,中老年兴趣市场方兴未艾
当AI以前所未有的势能,重塑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方兴未艾的中老年兴趣教育市场,也正酝酿着一幅全新的银发经济图景。
目前,“60后”队列人口正以“波峰”状态进入退休期。当银发群体赋闲在家,子女又可能因工作无法陪伴左右,“上兴趣班”正在成为他们获取新鲜体验和社交场所的新方式。
但国内的优质课程供给存在明显缺口。有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3.1亿,但各级老年大学在校学员不足2500万,不到老年人口的8%。绝大多数银发人群,并没有机会享受到系统的兴趣、素养课程教育。
“我们调研了‘新中老年群体’,也就是‘60后’‘70后’人群线下的兴趣课程,发现大家非常热爱朗诵、演讲等门槛低、普适度高的课程,”十方融海梨花教育创始人、CEO杨楠向记者介绍,“因此我们以声音为切入点设计在线兴趣课程,后又逐步拓展到声乐、书法等丰富门类。”
如何将“适老”需求从基础功能适配转向深度场景化、生活化,梨花教育用AI技术给出了新的解题思路。“AI技术贯穿在我们‘教-学-练-测-评’的教学全流程。”杨楠介绍。
构建行业良性生态,有温度的陪伴惠及更多中老年人
值得一提的是,十方融海梨花教育还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与政府、高校、行业协会等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参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研究报告》编制、国家标准《教育与学习服务远程学习服务要求》起草等工作,将自身的创新实践与战略思考融入国家级智库成果和行业标准中,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和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提供前瞻性和实操性参考方案。
通过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梨花教育致力于构建行业良性生态,将有温暖的陪伴惠及更多中年人。
除了AI声音陪练师,梨花教育还推出了AI情感识别等特色功能,能够识别学员声音中的情感和语调,对他们的作品感染力给出评价和建议。“我们打造的AI不只是冷冰冰的工具,更是具有温度的‘人格’,”梨花教育认为,“像真的老师一样,它有时候很严厉,有时候又很温柔,在学员感到沮丧时,给予温暖的鼓励。”
数据显示,梨花教育的用户集中分布于一、二线城市,处于即将退休或已退休的人生阶段, 年龄集中在55岁左右,40-60岁用户占比超过70%,大部分用户可以熟练使用智能设备。
AI的全链路赋能,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全新的价值体验。5-10年前,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还指向对App的适老化改造,包括调整字体字号、优化页面等,随着数字产品和功能的普及以及人群的代际更迭,“适老”的需求已经从基础功能适配转向深度场景化、生活化。
而在AI技术一日千里,AI产品爆发式增长的当下,AI的能量被注入中老年在线教育行业,不仅推动着这一群体顺滑融入AI时代,也进一步弥合了教育基础、学习能力、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让在线学习惠及更多中老年人。
责任编辑:kj005
破局者联盟:2025年上海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突围之道当数字化转型的浪潮裹挟全球产业链重构,当“降本增效”从口号变为企业存亡的生死线&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