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12日重庆移通学院“别具匠心”党史学习教育团在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学史铸魂·劳创乡村”双融行动为主题,将劳动教育搬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产业基地,把党史精神融入乡村生活、发展实践、群众心田,带领青年学子在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书写知行合一的青春答卷。
体验沉浸悟红魂,步履践行励担当
“别具匠心”党史学习教育团在上周深入戴花村、玉观村多地,开展沉浸式体验红色教育。队员们围坐学习编织草鞋,在粗糙麻绳的翻飞中,触摸“草鞋走万里”的历史温度,再现红军的坚韧意志;队员们众志成城,重走蜿蜒 “红军路”,这不仅仅是革命战士的艰苦行军路,也是三庙建设者的奋斗足迹。正如三庙镇镇党委副书记邹丹在党史课上强调的:“读懂土地上的红色密码,方能汲取服务乡村的不竭力量”,青年一代唯有俯身触摸这些带着温度的历史印记,才能真正理解 “红色引擎” 的深层力量——它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是平凡中的久久为功,更是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浪潮的担当。
躬耕沃野淬青春,劳动实践见初心
党史教育为青年筑牢精神根基,而劳动实践则是将红色信念转化为服务乡村行动力的生动课堂。团队成员深入安塘村“百万蔬菜基地”,探访智慧大棚,学习科技赋能农业的“融合生产模式”;队员们扎进田间地头,虚心向农人请教,在烈日下挥“镰”收割、协作采摘;在闷热大棚中的挥汗除草、火线支援辣椒抢收,让队员们切身体会到农事艰辛与“嬢嬢日常”的不易;在戴花村学习钩花技艺,理解传承与匠心;在玉观村500亩稻鳖共生基地体验稻鳖饲养,“劳动最光荣”的感悟深刻而真挚。与村民并肩劳作的过程,正是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生动课堂。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从田间到餐桌的艰辛,并在扎根泥土、读懂乡村的过程中,感悟到扛起青年责任的意义。
文化育乡强根基,协同聚力焕乡彩
团队于三庙镇政府广场成功举办乡村文艺汇演,通过歌曲、朗诵、快板等多元艺术载体,精心编排《我和我的祖国》《强军战歌》等红色经典曲目,创新《合川三庙新风采》等反映地方风貌的乡土节目,融合《清澈的爱》《闪耀吧!青春的火光》等情景朗诵,深刻呈现出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与乡土认同。文艺汇演下乡活动充分发挥了文化凝聚人心、滋养乡风的关键纽带作用,推动了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这不仅显著提升了乡村文化生活的活跃度与吸引力,更强化了红色基因在基层的传承与弘扬,为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与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是一次校地协同机制有效服务乡村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
村落调研摸实情,青春献策助振兴
为使实践成果切实惠及乡村,团队化身调研员,深入宝龙、灯台、戴花等6个村落。他们采用“唠家常”方式宣讲党的惠民政策,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扎实入户走访,精准把脉发展瓶颈:基础设施滞后、人口空心化老龄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薄弱(传统种植为主、销售渠道缺乏)。针对痛点,团队集思广益贡献“金点子”,将青春智慧转化为赋能乡村发展的务实之策。
“过去学党史在书本里,今天在大棚田埂上才懂奋斗最幸福!”这一周,队员们以草鞋编织重温长征精神,用7公里跋涉丈量信仰厚度,借400斤茄子体会劳动尊严,更在稻鳖共生的生态奇迹中读懂“党建引领”的磅礴伟力,当青春的理想与担当深深融入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学史铸魂”便焕发出澎湃的生命力,“劳创乡村”正谱写着充满希望的新篇章。
当青春的脚步扎根泥土,当年轻的手掌磨出厚茧,那份服务乡村的责任便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化作了读懂土地、理解民心的具体本领,让青年在劳动的淬炼中,真正扛起属于这一代人的乡村使命。这份在乡土大地上书写的“别样”党史答卷,不仅为三庙镇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动能,更照亮了新时代青年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伟业的康庄大道。 ( 重庆移通学院别都书院 )
责任编辑:kj005
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全球数据产生与收集的速度空前加快,尤其是在地理空间和时间维度上时空数据挖掘是对包含地理空间位置信息和时间维度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的...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儿童、困境儿童等少年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7月9日—12日,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微光护蕾,乡守童...
还在寻找近期含金量最高、口碑评价最好、最靠谱的少儿美术绘画比赛吗?2025年,一场注定点燃全球少年创作热情的文化盛宴——“非...
今年6月30日,据上交所信息披露,摩尔线程科创板首发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摩尔线程成立于 2020 年 6 月,以全功能 GPU 为核心,致力于向全球提供加速计算的...
7月11日,2025年牛津大学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模拟联合国大会在重庆八中渝北校区拉开序幕,吸引了逾100名学生代表参加本次大会设置四个委员会,来自牛津大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