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5岁的小方(化名)因马凡综合征导致双眼晶状体脱位,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晶状体切除手术。当时,刘学群院长与家属约定:两年后回来完成晶体植入手术。然而,一场家庭变故让这个约定迟到了5年。直到近期,12岁的小方终于回到医院,完成了这场跨越时光的“视力救赎”。
一场迟来的手术:从5岁到12岁的漫长等待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常导致心血管、骨骼和眼部异常。对小方而言,除体格的变化外,最直接的影响是双眼晶状体半脱位——5岁时,他的晶状体已严重偏位,视力急剧下降。
“当时我们为他切除了脱位的晶状体,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眼球仍在发育,不适合立即植入人工晶体。”南昌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刘学群回忆道。按照医学常规,小方需要在2年后(约7岁时)再次接受手术,植入人工晶体以改善视力。在此期间,他只能佩戴高度数的老花镜勉强视物。
然而,命运却给小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手术后不久,因为家庭变故,家人未能按时带他复诊。这一耽搁,就是7年。
“他总低着头,不爱说话”:视力障碍带来的心理阴影
“孩子从小就看不清,戴着1500度的厚镜片,走路都怕摔跤。”小方的奶奶告诉记者,由于长期视力障碍,加上家庭变故,小方性格变得内向,很少与人交流,常常独自发呆。“本该是最有神采的年纪,可他的眼睛里总是黯淡的。”
在这7年里,小方的生活和学习都受到严重影响。在学校,他看不清黑板,只能靠听讲和同学的帮助;在生活中,他行动小心翼翼,生怕磕碰。奶奶心疼地说:“他很少笑,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他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看清世界。”
技术挑战:16毫米的睫状沟直径,如何植入人工晶体?
近日,在家人的努力下,12岁的小方终于回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然而,此时的他已经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手术难度远超预期。
“正常成人的睫状沟直径约11-12毫米,但小方由于马凡综合征的影响,睫状沟直径已扩张到16毫米。”刘学群院长解释道,“这意味着常规的人工晶体无法稳定植入固定,必须采用特殊的手术技术。”
马凡综合征患者的眼部结构异常脆弱,眼球壁变薄,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人工晶体移位、玻璃体脱出,甚至视网膜脱离。此外,小方的眼球发育尚未完全停止,手术方案必须兼顾当前视力改善和未来眼球生长的适应性。
人工晶体悬吊技术:一场精密的手术“攻坚战”
面对这一高难度病例,刘学群院长团队决定采用“人工晶体悬吊术”——将人工晶体用特殊方式(YAMANE免缝线法)固定在巩膜上,而非依赖脆弱的缝线。这种技术对手术操作要求极高,人工晶体襻的位置、穿过巩膜壁的隧道长度都必须精准把控,否则可能导致晶体偏位等术后并发症。
手术当天,刘学群院长专家团队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将一枚三片式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前房,最后将人工晶体的两个支撑襻固定在睫状沟巩膜壁上。整个手术历时近1小时,最终顺利完成。术后一周,小方的左眼视力已从术前的仅能感知指数提升到0.6,这场视力“攻坚战”获得了阶段性胜利。两周后,小方将进行右眼手术。
“术后仍需定期复查,以监测眼睛的变化。”刘学群院长指出。“马凡综合征是一种独特的疾病,除了眼睛问题外还需关注心脏问题,同时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应给予更多重视。
刘学群院长强调,马凡综合征患儿的眼部问题应尽早干预:“晶状体脱位若不及早处理,除了引起视力障碍外,还可能引发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即使像小方这样延误治疗的患者,现代眼科技术仍能提供解决方案,但如果能尽早发现、及时干预治疗,最终的结果才能更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2024年,唇部护理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而彼时,以油养肤势头正盛,各大品牌纷纷加入面部精华油品类一决高下在这场油养正盛,「唇部经济」爆发的前夜,美妆品牌兰研研发团...
7年前,5岁的小方(化名)因马凡综合征导致双眼晶状体脱位,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晶状体切除手术一场迟来的手术:从5岁到12岁的漫长等待马凡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
7月9日,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指导、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主办的“2025年厨房电器&热水器行业发展大会”在浙江温州隆重召开本次厨热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材料科学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石,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评委会指出,“环球新材的创新成果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环球新材国际一...
近日,由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主办、中欧企业联盟等机构协办的第二届中欧企业ESG最佳案例大会,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李冬介绍说,作为本次中欧企业ESG最佳案例大会的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