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渔仓实践队携带专业设备,前往海丰县联安镇开展为期两周的养殖环境监测服务,利用设备精准捕捉鱼塘水温、PH值、溶解氧等关键指标,以精准数据助力养殖环境优化,用科技力量为水产养殖保驾护航,勾勒出渔业智能化发展新图景。
锚劲驻扎,烈日坚守
七月的联安,骄阳似火,数字渔仓实践队的队员们搬运监测设备穿梭在塘埂之间,队服虽被汗水浸透,却挡不住他们奋勇向前的满怀热忱和数智助渔的坚定信念。
一、烈日先锋,塘埂写担当
实践队采用AIOT水质监测系统,相比传统监测方式,在精准度和效率上实现了更新升级。传统监测多依赖人工采样,耗时费力且误差较大,该系统能实时传回数据,让养殖户第一时间掌握水体状况,为科学养殖提供有力支撑。
二、塘边畅谈,细问池间事
实践队队员在当地调研了多个池塘的基本情况,了解到这些池塘主要养殖草鱼、鲢鱼及少量鲫鱼,正常年份亩产分别约2000斤、1500斤、300斤,产量受天气和水质影响较大。队员认真记录并对养殖周期、投喂方式等细节进一步了解,为后续工作收集基础数据。
三、科技卫士,浸塘护生机
了解渔塘概况后,传感器浸入水中,屏幕上的数据实时变动,队员们半蹲在塘边,讨论着池塘水质参数对鱼类的影响。每一次弯腰俯身,都将水体数据变成直观呈现的图表;每一回参数核对,都更加贴合水体实况。这些看似重复的动作里,藏着对渔业振兴的赤诚,对科技落地的执着,更写满了青年学子扎根田野的担当。
理论为纲,实践为要
在联安的每一片池塘边,实践队不仅通过AIOT系统解读监测数据、发现水产养殖问题,更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破解水体 “健康密码”,提出应对措施、整理用药禁忌以保障养殖安全。
一、解锁水体“健康密码”
实践发现,“水质指标”不只是一串数据,更是水产特性的 “晴雨表”。白对虾喜温但怕高温,草鱼对某些药物敏感,这些特性都藏在水体的各项指标里。实践队通过监测,摸清了不同池塘的养殖特性,让水质指标与水产特性精准对应,为针对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勾勒出水产养殖科学管理的清晰路径。
二、高温应对,刻不容缓
夏季高温是水产养殖的一大麻烦。监测鱼塘多处水温超标,队员们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理论知识,深入池塘边观察水温变化,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高温对水产的影响。水温持续升高会导致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易出现浮头甚至死亡现象。基于此,针对性提出加注新水以降低水温、开启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搭建遮阳网减少阳光直射等应急措施,为水产养殖撑起“保护伞”。
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混养池塘的用药是门大学问,不同品种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因此实践队建议以“预防为主”,通过水质调控和生物防控减少发病,必要时针对发病优势品种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强调低毒、广谱药物的使用,提醒养殖户避免 “一刀切” 用药,保障水产安全。
四、生态共生,添增活力
实践队在调研中发现,健康的养殖生态需要水体、水产与环境的协同共生。这种“以水养渔、以渔净水” 的生态模式,让养殖过程更贴近自然规律。队员们与养殖户一同观察水体中藻类的变化、鱼虾的生长状态,将生态平衡的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建议中,为可持续渔业发展注入新思路。
因事制宜,成效突显
随着监测持续推进,多模态水质监测系统的“洞察力”持续释放。一组组水质数据被记录在册:高温水体的临界值、略高浊度的预警线、不同生物的耐受阈值……队员们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清晰的养殖建议,每条建议均锚定具体问题。
从数据监测到问题分析,从提出建议到成效初显,数字渔仓实践队用行动诠释着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担当。未来,智能化监测技术将在更多渔业产区落地见效,为其注入强劲动能,推动渔业发展迈向更科学、更高效、更智能的新阶段!
责任编辑:kj005
7月6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渔仓实践队携带专业设备,前往海丰县联安镇开展为期两周的养殖环境监测服务,利用设备精准捕捉鱼塘水温、PH值、溶解氧等关键指标,以...
7月12日,《人类命运:治理简史》、《人类命运:制度治理》、《新发展理念引领》等著作作者、“新时代新思想论丛”总策划总主编王晶,应邀出席...
随着2025广州建博会为期4天的精彩展出圆满收官,桑乐轻装轻改凭借独创的旧改盈利模型成为全场焦点,其展厅每日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对于那些渴望深入了解桑乐旧改模式的...
7月12日电,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香港、YOCSEF深圳、YOCSEF苏州联合香港大学、Youth AI Soci...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位于港口区的工业旧址开辟了一处新兴文化空间—— House of Q此外,今年9月,瑞典首座位于波罗的海的国家海洋...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当大多数人选择在空调房中躲避酷暑时,却有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毅然踏上了考研的征程考研之路,向来被视为一场孤独而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