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佛山大学携手童程实践团的成员们怀着对非遗文化的崇敬之心,来到这片孕育了百年竹蒸笼技艺的土地——云浮罗定市泗纶镇,深度访谈泗纶竹蒸笼非遗传承人沈美娟。实践团成员在此次访谈中不仅近距离触摸到了这项古老非遗的温度,更深刻感受到了传承人的坚守与担当,一同探寻着泗纶竹蒸笼背后绵延流长的历史与活力焕发的未来。
图为泗纶竹蒸笼非遗传承人沈美娟女士。李佳霖 刘金燕 苏俊玮供图
竹之森探秘:琳琅竹艺映证传承智慧
访谈之初,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沈美娟创办的竹之森公司。步入展厅,仿佛踏入竹编艺术的殿堂,各式竹蒸笼整齐陈列,从家用小屉到商用大笼,纹路细密均匀,竹香清幽淡雅。竹子搭建的架子上,竹编礼盒静静伫立,或盛放茶叶的雅致方盒,或包裹月饼的圆形锦笼,竹丝与棉纸相映成趣。更令人惊叹的是系列文创产品——竹编手提包、竹制蝴蝶胸针等,兼具古朴与时尚,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巧思与竹材的天然之美。实践团成员感受着竹丝交错间的温度,直观看到传统技艺在当代生活中的多元呈现。
图为沈美娟创立的竹之森公司非遗产品展览。李佳霖 刘金燕 苏俊玮供图
百年竹韵:从炊烟生计到文化地标
泗纶竹蒸笼,是当地当之无愧的文化地标,更是沉淀着百年匠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沈美娟介绍,这项技艺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沉淀,在时光的长河中愈发醇厚。对于泗纶镇的居民而言,竹蒸笼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生活用品范畴,它是镌刻在集体记忆中的文化符号,是小镇走向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泗纶竹蒸笼起初只是当地百姓养家糊口的营生,一代代泗纶人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将这门手艺不断打磨、传承。如今,曾经简单朴素的竹蒸笼产业已焕然一新,成为拥有多种精品设计的特色行业。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带动了大量人口就业,成为富民兴村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为用罗竹编织的包包。李佳霖 刘金燕 苏俊玮供图
匠心永续:在守正创新中绽放活力
谈及非遗传承的困境,沈美娟坦言,在大众印象中,许多非遗项目如昆曲等,面临着从业者稀少的困境。但令人欣慰的是,泗纶竹蒸笼这一非遗项目却展现出旺盛的活力。“无论是中国餐馆还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餐馆,竹蒸笼都占据着重要位置。”沈美娟自豪地说。除了传统的竹蒸笼,他们还积极创新,研发出了用于装载月饼、茶叶、粽子等的精致礼盒以及一系列文创产品,让古老的竹编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沈美娟看来,手艺人的核心精神在于专注。“无论是编一枚小巧的胸针,还是制作一个硕大的蒸笼,当你沉浸其中时,仿佛与外界隔绝,整个世界只剩下指尖的竹丝和心中的蓝图。”这种专注的精神,对于当代年轻人有着深刻的励志意义。沈美娟表示,“现在的社会比较浮躁,年轻人也容易受到影响,再加上人工智能的冲击,很多人急于求成。但手艺是靠人工一点点编织出来的,要懂得以慢为快。所谓的慢,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快,十年如一日地专注做一件事,终究会迎来成功。”
科技赋能:让传统与现代温柔相拥
当谈及是否考虑将人工智能融入竹蒸笼产业时,沈美娟表示,“手艺是我们的灵魂,不能丢。我们会更多地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提升体验感方面,比如蒸笼的搭配选择、色彩搭配等,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展示效果。在制作材料的开料环节,我们也会采用半机械的方式,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材料的品质。”
云浮罗定市泗纶镇的竹蒸笼能在众多竹蒸笼中脱颖而出,得益于罗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孕育了独特的罗竹。”沈美娟解释道,罗定生产的罗竹纤维丰富,易于制作,为竹蒸笼的品质提供了坚实保障。这里的竹蒸笼无胶、无漆、无蜡,纯天然绿色环保,这种源于地理的独特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
图为佛山大学携手童程实践团与沈美娟女士合影。李佳霖 刘金燕 苏俊玮供图
薪火寄望:让竹编温度浸润青春心田
尽管竹蒸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新生代传承人的问题仍是沈美娟心中的牵挂。“传承是我们的重任,更是使命。”为了让这项非遗文化得以延续,沈美娟开设了竹之森非遗竹编研学基地。“我希望把这份文化渗透到年轻人的记忆里,让他们愿意、自豪地接过传承的接力棒,传播这份非遗文化。”沈美娟坚定地说,“我不仅要卖蒸笼,更要延续竹编非遗文化,这是我的初心,从未改变。”
作为80后的传承人,沈美娟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在对青年的寄语中,她深情地说:“希望年轻人能够走近非遗,感受这份手艺的温暖。希望他们能慢下来,去触摸竹编的质感,从这份传统的手艺里感受到手做的温度和文化的厚重。也希望他们敢于尝试,用年轻人的方式去解读非遗,记住文化的根脉,积极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让非遗在新生代手中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此次佛山大学携手童程实践团与沈美娟的访谈,不仅是一次对非遗文化的深入探寻,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云浮罗定市泗纶镇的竹蒸笼所承载的,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份穿越百年的文化传承与担当。相信在沈美娟等传承人的坚守和青年一代的接力中,这门古老的非遗技艺必将在新时代谱写出更动人的篇章。(陈舒婷 李佳霖 蔡浩生 余于涵 潘希汶 梁浩粼)
责任编辑:kj005
为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近日,湖北文理学院小水滴志愿服务队走进襄阳市襄城区建锦社区,为社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ldquo...
2025年7月17日,佛山大学携手童程实践团的成员们怀着对非遗文化的崇敬之心,来到这片孕育了百年竹蒸笼技艺的土地——云浮罗定市泗纶镇,深...
7月19日下午,资环学院赴蜀山区志愿服务实践团走进合肥市绿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建筑垃圾处理实地调研活动图1 团队成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讲解交流环节后,企业...
2025 年 7 月 9 日,「美豪盛启,共庆新城」美豪酒店(广州大观湿地公园岭南学院店)开业庆典圆满举办落子天河,共鸣城市发展脉搏作为华南地区的科创枢纽与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