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常熟讯 7月18日至20日,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磷光同行”实践团奔赴常熟市小义村归城实践站,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学子们以“大运河文化与民族团结”为轴心,深入探索这条千年水道如何滋养民族交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篇。
图为数院学子精准扶贫 陆昕成 供图
踏古寻脉,触摸交融的河魂
7月18日,实践团一抵达便扎进小义村的历史肌理。在村干部引领下,队员们顶着烈日沿运河故道徒步考察,水闸古桥的斑驳印痕无声诉说着这条“流动文化纽带”曾如何串联起南北商贸、聚落发展与多民族共生的历史图景。实践站内的地方志书与村中长者的口述记忆交织,重现了昔日各族居民依河而居、和谐共生的鲜活场景。
图为修整古运河航道所发掘的文物 陆昕成 供图
深访暖心,聆听交融的脉动
7月19日的行程聚焦当下。实践团成员陆昕成带着慰问品深入村民龚铭杨家中,聆听这个普通家庭与大运河世代相依的故事,感受运河畔各族邻里间质朴的互助温情。随后,团队走访当地特色农场,调研运河水土如何孕育特色农业品牌,并切实带动包括多民族村民在内的就业增收。在归城实践站会议室,一场与村党支部书记的深度对话,揭开了大运河文化如何塑造小义村集体认同、推动互嵌式社区建设、融入乡村振兴蓝图的基层实践密码。
图为当地特色稻米实践基地 陆昕成 供图
青春聚力,播撒交融的星火
7月20日,实践团将数日所得转化为生动实践。在实践站,成员们以龚铭杨家庭故事、运河历史记忆和书记访谈精华为素材,向村民和孩子们展开主题宣讲,让大运河承载的融合精神浸润人心。随后的“运河情·民族亲”联谊活动将气氛推向高潮——掰手腕赛的喝彩声、即兴歌舞的韵律、自助餐席间的笑语,汇成一曲多民族亲如一家的欢歌。活动尾声,团队已着手规划成果转化,力图通过宣传册、微视频等载体,讲好这条河与两岸人共同书写的交融发展故事。
图为举办友谊掰手腕比赛 陆昕成 供图
小义村党支部书记在访谈中指出:“运河是根脉,更是纽带。我们将继续深挖其文化价值,让它在促进民族团结、驱动乡村振兴中焕发更强生命力。” 三天躬行,南财学子们以脚步丈量运河文脉,用心灵感知民族深情。流淌千年的运河水,不仅映照出中华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纵深,更在青年一代的探寻中,激荡着构建共有精神家园、赋能乡村发展的时代回响。
图为志愿者合影 陆昕成 供图
责任编辑:kj005
苏州常熟讯 7月18日至20日,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磷光同行”实践团奔赴常熟市小义村归城实践站,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图为数院...
从千年运河汲取民族交融伟力,于现代企业与工人汗水中感知古老智慧回响2025年7月2日至6日,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磷光同行”实践团深...
为深入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扎根社区,近日,从化区河滨北社区居委会联合城郊街综合行政执法队及社区志愿者,在社区会议室举办“环境保护在心中 垃圾分类在手中&...
餐饮行业的空气里,弥漫着2025年特有的焦灼。当消费者沉浸在外卖平台补贴带来的低价狂欢时,平台与商家间的成本转嫁矛盾正在凸显补贴下的虚荣幻象与残酷现实不可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