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青春如火。7月7日至19日,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数‘智’慧农”科普调研团在学院钱燕副教授、学院专职团干部封筱的指导下,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己任,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智慧农业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这支充满朝气的团队先后深入东晨鸽业有限公司、南京邦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六合区三友湖村及金陵图书馆等地,用脚步丈量田野,以智慧对话产业,既见证了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创新应用,也通过“科技讲堂进乡村”“智慧农业科普展”等形式,将前沿农业科技知识传递给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真正实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扎根泥土中”的实践宗旨。
调研鸽业探新路,数字赋能展鹏程
实践首站,团队来到东晨鸽业有限公司这座现代化鸽子养殖示范基地。在企业技术负责人段颖的带领下,成员们深入养殖核心区域,系统观摩了从种鸽选育、精准饲喂到环境调控的智能化全流程管理。通过实地考察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机制、维护规范及防疫体系,真切感受到智能技术为传统养殖业带来的提质增效。座谈会上,双方就智能装备应用瓶颈、数据标准化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段颖指出,智能化转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勉励南农学子立足学科优势,以创新思维推动农业装备升级,为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这场沉浸式研学既展现了现代养殖业数字化转型成果,拓展了成员们的专业视野,也为校企协同创新开辟了新路径。
设施农业展新景,科技兴农添动能
第二站,团队在南京邦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深度调研,成员依次参观了园区内不同类型的现代化农业设施。技术主管程雪带领师生实地考察了连栋温室、日光温室等现代化农业设施,重点演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在技
术交流会上,企业负责人程恒从产业发展角度,深入分析了当前设施农业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他指出,现有智能温室系统在能耗控制、环境参数精准调节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瓜果类作物的智能化采收技术,目前仍是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短板。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真知灼见,为团队后续开展智慧农业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方向指引。通过本次调研,成员们不仅系统掌握了现代农业设施的应用现状,更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真知灼见,为团队后续开展智慧农业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方向指引。通过本次调研,成员们不仅系统掌握了现代农业设施的应用现状,收集到产业发展的核心痛点,更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深入沃土传新知 青春力行促振兴
调研团深入六合区三友湖村开展智慧农业科普实践,将实践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农家院落。通过入户问卷调研发现,当地村民对智慧农业认知度普遍不足,对智慧农业的概念和技术应用了解相对有限;青少年群体虽具科技兴趣但缺乏实践认知,缺少将智慧农业与实际生产生活场景联系起来的直观认识。针对这一现状,团队创新采用“田间课堂”的形式,以方言讲解、实景演示等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多场科普微宣讲,现场互动热烈,有效拉近了村民与智慧农业的距离。随后,在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卞景龙的专业引领下,团队前往枫林湾农业基地,实地考察了颇具特色的“稻虾共育”生态种养模式,认真记录技术要点,采集宝贵的一手资料,为后续的学术研究与技术推广打下坚实基础。此次调研既揭示了乡村智慧农业科普的迫切需求,也为团队后续开展精准科普和技术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展现了南农学子助力农业现代化的责任担当。
童心筑梦启未来 巧手耕耘播希望
在三友湖村,团队走进雨花党群服务中心夏令营课堂,为学龄前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智慧农业”启蒙课。团队成员化身科普老师,巧妙运用色彩鲜艳的卡通图解、趣味十足的互动模型以及真实的智慧农场实景照片,将无人机播种、智能灌溉等前沿技术转化为童趣盎然的科学故事。活动现场,孩子们通过“我是小农人”角色扮演互动游戏,认识了无人机播种、智能灌溉等“神奇”的农业科技,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农业科技的魅力,心中悄然埋下了探索农业科学的兴趣种子。这场寓教于乐的科普实践,不仅为乡村儿童打开了认识现代农业的窗口,也为团队探索适龄化科普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让科技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智绘农业新图景,科普知识惠民生
最后一站,智慧农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团一同走进金陵图书馆,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图书馆大厅经过精心布置,摇身一变成为了充满科技感的“智慧田园”。从灵活穿梭的智能采摘机器人,到“火眼金睛”般的农作物表型识别机器人,展厅内的每一件展品都源自学院科研团队的潜心钻研,凝结着师生们的智慧与汗水。实践团成员化身“科普讲解员”,一边操作实物进行互动演示,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技术原理,让原本高深的科研成果变得鲜活可感。公众们或驻足观察,或动手体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真切触摸到科技为农业生产带来的深刻变革。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展示,让农业创新成果真正从学术书架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万家灯火中播撒下科技兴农的种子,不仅展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无限魅力,更架起了科研与民生之间的桥梁,让科技创新成果真正惠及普通民众。
此次“三下乡”实践为团队成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通过深入乡村、走进田间地头,大家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动力,而青年人才则是激活乡村发展的关键变量。作为新时代农科学子,既要以全球视野追踪智慧农业前沿,更要用扎实学识服务三农需求。展望未来,“数‘智’慧农”科普调研团将秉承“诚朴勤仁”校训精神,持续推动“实验室-田间地头”的创新闭环,让AI技术真正赋能农业生产,用青春之力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贡献南农智慧与青年力量!(封筱 钱燕 彭芙蓉)
责任编辑:kj005
7月6日至18日,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茗山乡韵,智启新篇”AI+乡村振兴实践团依托学院大数测控实验室实验室科研成果...
盛夏七月,青春如火调研鸽业探新路,数字赋能展鹏程实践首站,团队来到东晨鸽业有限公司这座现代化鸽子养殖示范基地设施农业展新景,科技兴农添动能第二站,团队在南京邦诚...
7月7日至20日,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传薪火”红色精神宣讲调研团奔赴四川省绵阳市、河北省邯郸市等近十个省市,以&...
在这个信息爆炸、经济高度繁荣而情感荒凉的时代,两种力量不会失效:一种是具体而细微的善意,一种是真实而动人的文字“亚洲公益文学奖”由多家民...
随着八月临近,全国校园静待新生“质量好”:严苛底线铸就安心保障一件让学生穿着安心、舒适的校服,源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采购环节,供应商需满足...
在为孩子选择英语外教课时,家长们常常被诸多问题困扰:想提高孩子英语听说能力该选什么课程?北美欧美外教课哪个平台更靠谱?适合英语零基础孩子的一对一课程有哪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