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沈阳市于家房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劳模精神进校园”项目为支点,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深植校园沃土,为青少年成长注入精神动能。
顶层设计:让劳模精神与育人体系深度融合
学校将项目纳入基础教育实验改革重点工程,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校长康宏伟牵头的专项工作组。通过专题研讨会科学规划实施路径,构建“课程渗透+实践体验+文化浸润”三维育人体系。从5月立项至8月暑期,制定分阶段推进台账,确保劳模精神教育系统化、常态化。
多元实践:以沉浸式教育激活精神传承
榜样零距离:组织学生采访全国敬老模范曹芳、劳动教育先锋宋世恩等校园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诠释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
岗位淬炼:创新开展校园管理岗位实践,八年级学生参与秩序维护、环境管理等10余项实务,在劳动中体悟责任与担当。
红色宣讲:德育主任姜海军以“新中国劳模群像”为主题,生动讲述孟泰“艰苦奋斗”、于敏“淡泊名利”等事迹,激发学生强烈共鸣。
4.创新载体: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暑期推出“劳模精神研学行动”,组织观看《王进喜》《大国工匠》等影视作品,开展“家庭劳动日”“社区服务周”实践;通过参观雷锋纪念馆、辽宁工业博物馆等红色基地,实现“校内+校外”教育场景联动。在“时代新人说”活动中,学生自主讲述袁隆平、杨利伟等楷模故事,形成“讲学做”一体化育人闭环。
阶段成效:精神引领见行见效
项目开展以来,累计覆盖师生800余人次,形成调研报告、实践心得等成果200余份。师生中涌现出“校园最美劳动者”等先进典型15人,崇劳尚勤的校园文化蔚然成风。
康宏伟校长表示:“劳模精神是青少年成长的灯塔。我们将持续深化项目内涵,探索与学科教学、五育融合的创新路径,让劳模精神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这场精神铸魂的实践,正助力于家房学校书写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奋进篇章。
责任编辑:kj005
盛夏暑热未消,逐梦热忱更盛作为湖南省老牌单招教育强校,2025年单招集训交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绩单,全校560人毕业生公办升学率达到了98.75%,远超同类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