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青衿丈量古村落,笔墨共绘振兴图——浙财学子婺源探寻生态文化发展之路

青衿丈量古村落,笔墨共绘振兴图——浙财学子婺源探寻生态文化发展之路
2025-08-08 15:06:19 来源:今日热点网

从篁岭晒秋的层叠屋檐到石门湿地的鹭鸟翩跹,从察关古村的艺术新生到虹关墨坊的千年余韵——这个盛夏,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婺源青韵,两山踏行"实践团队穿行在江西婺源的青山绿水间,用专业视角解码乡村振兴的生态密码。他们用镜头捕捉非遗传承的摄影师,有撰写深度调查报告的田野记录者,有挖掘人物故事的采访记者……当青年与古村落相遇,激荡出的不仅是实践的真知,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

晒秋晒出致富路,古村焕活新图景

7月21日,浙江财经大学"婺源青韵,两山踏行"实践团走进婺源篁岭,开展为期三天的乡村振兴调研。作为一支大学生实践队伍,我们以观察者、学习者的身份,深入探访这座悬崖古村的振兴之路,并为景区发展建言献策。

实践团成员行走在六百年的青石板路上,通过访谈村民、参观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篁岭从"空心村"到"网红景区"的蜕变历程。在曹氏宗祠,实践团认真记录《朱子家训》木雕的文化内涵,晒秋广场上,他们详细调研农俗文化的旅游开发模式,在银杏谷民宿中还仔细考察古宅改造的创新实践,。

结合调研结果,实践团向景区管理部门提出了数条可行性建议,并获得了景区祝经理的积极回应:“大学生的新鲜视角给我们很多启发,特别是研学课程的设想很有创意。”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希望能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实践团负责人朱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实践,实践团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既要守住文化根脉,又要创新发展思路。篁岭的成功经验证明,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才是古村落永葆生机的关键。

护鸟护得金山来,湿地铺就振兴路

紧接着,浙江财经大学"婺源青韵,两山踏行"实践团来到石门村,在生态保护区外围跟随当地村民俞志金,进一步了解当地发展大致情况。实践团放轻脚步,生怕惊扰了正在繁殖期的蓝冠噪鹛——这种全球仅存600余只的珍稀鸟类,已成为石门村生态振兴的"金名片"。

实践团深入调研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之道。在村科普馆,实践团认真记录蓝冠噪鹛保护历程;走访"蓝鹃栖居"民宿时,与返乡创业的俞先生深入交流古宅改造经验;在茶园基地,详细了解生态农产品价值提升路径。通过实地考察,实践团梳理出石门村的"生态致富经":以珍稀鸟类保护为契机,发展观鸟经济;保留传统建筑风貌,创新设计提升居住体验;推行"生态入股",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二十年的坚守换来了绿水青山,更带来了金山银山。"村党支部书记向实践团介绍,如今全村高端民宿已达50余家,茶叶等生态农产品远销海外,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百万元。这些鲜活案例让实践团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不是发展的束缚,而是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离村前,实践团与村委会围绕生态价值转化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乡村振兴发展路径。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双方就生态资源开发利用达成多项共识。这些凝聚集体智慧的可行性建议将被纳入村庄发展规划,实践团也将建立长效对接机制,持续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校地双方将携手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

画笔点醒沉睡宅,墨香浸润千年魂

随后,实践团前往察关村中一座艺术唤醒沉睡的老宅。四川美院周江推开工作室木窗:"闲置农房改造为研学基地,村民成了艺术导览员。"写生学子画笔沙沙作响,村民从旁观者转变为文化传播者。青年带来的新理念是乡村发展的宝贵动力,而美育研学正成为盘活闲置资产、带动村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据团队了解,该研学项目已带动十余名村民实现本地就业,年租金收入为相关农户增收数千元,昔日沉寂的老宅正转化为“文化生产力”。

转赴虹关村,千年古樟的浓荫下,非遗传承人詹先生正在"務本堂"捶打墨锭。黝黑的掌心贴着温润墨团:"十万次捶打方成一锭墨,守村如制墨,重在恒心。这手艺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不能在我们这代失传。"而这份坚守,更让古老的徽墨技艺在新时代依然散发着独特魅力。在由徽派老宅改造的"水岸边"民宿,学子们触摸新老交融的细节——传统天井引入自然光影,智能设施隐于雕花木梁之间。

在察关与虹关的探访中,实践团见证了艺术研学与徽派古建的完美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美育研学的创新实践让老宅重获新生,非遗技艺的活化传承使文化根脉延续,而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更让古村落焕发持久活力。这不仅是建筑与艺术的对话,更是传统与现代的共生。

结语:

从篁岭的文化创新到石门的生态经济,从察关的艺术唤醒到虹关的非遗传承,实践团见证了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这些生动的实践如同散落在赣鄱大地的明珠,虽形态各异,却共同闪耀着"文化铸魂、生态筑基、创新赋能"的振兴之光。

离村之际,晒秋架上火红的辣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恰似乡村振兴的希望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绽放新彩。实践团深情回望:"我们带走的不仅是调研笔记,更是一颗扎根乡村的种子。这些天的所见所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而是因地制宜的创造;不是浮于表面的改造,而是直抵人心的唤醒。"

这场行走赣北的青春实践,是课堂向大地的延伸,更是理想与现实的对话。当青年的智慧邂逅乡村的脉动,激荡出的不仅是当下的改变,更是未来的可能。正如实践团所说:"我们必将回来,用专业知识浇灌这片热土,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绽放绚丽之花。"他们的足迹,正在书写新时代青年与美丽乡村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浙江财经大学 刘军华)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