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织就非遗青年派∣三下乡总结】七日寻蓝记:以青春之笔,续非遗新篇

【织就非遗青年派∣三下乡总结】七日寻蓝记:以青春之笔,续非遗新篇
2025-08-17 17:25:15 来源:财讯网

2025年7月7日至13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织就非遗青年派”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以“传承和发扬墩头蓝”为核心使命,开展了一场集访谈、体验、调研、传播于一体的非遗守护行动。七日时光,我们循着靛蓝色的脉络,在历史与当下的交织中,探寻省级非遗的活态传承之路。

初见·与匠人对话,识墩头蓝根脉

7月7日,团队首站走进墩头村,与省级非遗传承人曾春雷展开深度交流。这位放弃深圳十七年都市生涯、返乡坚守近二十年的匠人,用三万余张照片、数十万文字史料与百余幅画作,为我们铺展了墩头蓝的生命轨迹。

在参观染坊过程中,曾春雷老师详解这项技艺的独特价值:作为广东客家地区唯一的纺织植物染整工艺,使村庄获得“墩头蓝之乡”“小南京”美誉。其以本土大蓝、小青等蓝草为料,经浸汁、氧化、沉淀成蓝泥,再经反复浸染、晾晒而成,成品“越洗越亮”,恰似客家人坚韧的品性。随后,团队走访村内炮楼、华表塔、三省桥等古建筑,尽显墩头古村的文化基因。

亲为·随匠人习艺,悟墩头蓝匠心

躬身实践写乡韵

在曾春雷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开启墩头蓝染织技艺的沉浸式体验。从学习蓝草取汁、石灰氧化的古法,到亲手将白布浸入染缸、感受“反复浸染则色泽愈深”的工艺逻辑,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染缸有生命,养缸如养人”的深意。

过程中,队员们融入现代审美,以几何创意设计染布纹样;返乡孩童亦参与其中,与队员共洗染桶、晾晒方巾,让非遗技艺在代际协作中自然延续。曾春雷老师感慨:“青年人的参与,让墩头蓝从历史样本变成了扎根乡土的文化生命体。”

深研·为墩头蓝寻路,探传承新机

为破解传承困境,团队于7月8日至12日展开多维调研:

问卷与访谈:在彭寨镇投放200余份问卷,覆盖村民、青年消费者等群体,收集到对文创产品、文旅体验的具体需求;

政企座谈:与彭寨镇政府围绕“文旅配套薄弱”“青年传承断层”等问题研讨,提出“短视频引流+文旅体验+文创IP”的活化思路,获积极响应;

商户走访:了解到“蓝染DIY课程”“主题民宿”等文旅融合建议,为后续实践提供市场依据。

传扬·借集市之力,让墩头蓝出圈

7月13日,团队在东源县博物馆门口开设公益集市,以“体验+传播”让墩头蓝走进大众生活:

专人讲解历史渊源与工艺特色,让参与者明了其“省级非遗”的独特地位;指导亲子家庭亲手染制方巾,在指尖实践中感受“天然染制”的魅力;直播与拍摄记录活动全程,3万余点赞量与本地社交平台讨论,扩大了地域影响力;晾晒间隙的知识问答,强化了公众对“墩头蓝与其他蓝染的区别”“天然染料环保价值”的认知。

以青春之名,续墩头蓝新华章

七日三下乡,从对话匠人到亲手染布,从调研献策到公益传播,我们始终锚定“传承和发扬墩头蓝”的初心。

这项始于客家生活的技艺,在青年实践中焕发新活力。

这份沉淀着族群记忆的靛蓝,正通过我们的努力,从古村深巷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未来,“织就非遗青年派”将持续探索“非遗+研学”“非遗+文创”等路径,让客家靛蓝在时代浪潮中,既守得住匠心,又接得住烟火。(团队:织就非遗青年派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