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至11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文理学院“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乡村振兴实践团一行5人,走进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狮山镇矣波村,用5天时间深入田间地头,解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密码。
武定县狮子山
实践团初抵武定县便召开启动会,明确以“见证脱贫成果、参与乡村振兴”为核心任务。驻村第一书记钟建学介绍,矣波村作为多民族混居村落,2019年整村脱贫,但仍有262户脱贫户和50户监测对象需动态关注,防返贫任务艰巨。
矣波村村民情况概略图
实践期间,团队分赴全村15个村民小组开展政策宣讲,用通俗语言解读养老保险、外出务工交通补助等政策,将政策“温度”传递给村民。在现代蔬菜种植大棚基地,成员们了解到,通过土地流转和企业带动,村民每亩地年收入从单纯依靠种植农作物并出售获得收入,转变成了租金加务工收入的可观水平,产业振兴让乡村焕发活力。
矣波村现代化蔬菜种植基地
社会实践团来到农户家进行政策解读
实践团还协助村委会整理档案,体验基层工作的繁琐与重要性,深刻体会到基层干部用琐碎工作织就防返贫“防护网”。在苗族村寨文笔山村,成员们为监测对象家庭打扫卫生,倾听村民讲述异地搬迁带来的生活巨变,感受乡村振兴在细节处的体现。
实践团成员帮助村民打扫卫生
采访中,钟建学书记总结致贫因素为缺劳力、因病、因学及内生动力不足,同时介绍乡村振兴成果:“两不愁三保障”落实、“五通”实现、人居环境改善、群众收入增加。他认为,脱贫攻坚是“急诊抢救”,乡村振兴是“康复治疗”,核心都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实践团成员对钟书记进行采访
在为期5天的实践中,团队成果显著:不仅走进村民们的家中,进行政策宣讲,让村民明晰福利;还调研产业模式,掌握增收路径;协助整理乡村振兴档案,助力基层工作;为监测对象提供帮扶,传递温暖;通过采访干部,解码乡村振兴密码,为相关工作积累了丰富素材与深刻认知,但是在这次社会实践中,实践团的成员们带回的不仅是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更是带回了 “固本” 的精神,让我们明白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既要守护好粮食安全、产业发展这些 “看得见的本”,更要筑牢基层治理、文化传承这些 “看不见的根”。
实践团成员与村委的合照
责任编辑:kj005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考研复试中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已从附加项转变为核心竞争力作为曾帮助上百位考生突破复试口语瓶颈的指导者,我发现大多数考生在准备过程中陷入了...
近日,别山斛荣获中经视野全球品牌研究院【霍山高品质石斛全国销量第一】和【霍山高品质石斛第一品牌】两项权威认证,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别山斛品牌在行业内的卓越地位,也...
8月18日,华清控股集团投资的太蓝新能源全固态电池湖北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潜江市举行太蓝新能源在全固态电池研发与产业化领域持续提速,产品在安全性能方面实现新突...
日前,第七届新加坡国际文化节圆满闭幕本届文化节于8月15日至18日举行,涵盖国际武术锦标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国际舞蹈大赛、中医药与健康生活推广、茶文化国际推介...
导语: Dotels暖家系列低温采暖机,依托北京地区三十万台设备十年稳定运行和大规模低故障率的实证基础,北京煤改电首台超低温全变频户式水机开创者的深厚积淀,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