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1日凌晨,Google秋季发布会如期而至,Pixel Watch 4正式亮相:新表一口气塞进双频GPS、连续血氧、ECG、跌倒检测,并首发搭载Wear OS 6的动态主题表盘。2025年,全球智能穿戴市场新品频出,IDC数据显示,AI眼镜、高端智能手表等产品年增速超30%,但续航短、体积臃肿、系统卡顿仍是用户核心痛点。尤其在AR眼镜实时翻译、健康手表多体征监测等场景下,传统存储方案因功耗高、占用空间大,严重制约体验升级。行业亟需兼具“超薄化”与“低功耗”的存储解决方案。
江波龙,这家做了 26年嵌入式存储的老将,近年也将“穿戴”写进了战略关键词。江波龙智能穿戴产品总监吕岩川在受访时一句话点破缘由:“智能穿戴终端形态十分多样,但行业并不缺万能的存储芯片,而是缺最懂客户的存储芯片。”
从“能用”到“好用”:穿戴存储的三座大山
与手机 5000 mAh 的“大油箱”不同,手表、手环、AR 眼镜的电池往往只有 300~500 mAh,留给存储的功耗预算被压缩到毫瓦级。更苛刻的是,设备一旦封胶便无法维修,一次失效就等于整机报废。 “‘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三座大山,把穿戴存储从消费电子的‘附属品’逼成了‘命门’“江波龙智能穿戴产品总监吕岩川总结说。
传统的做法是拿手机 eMMC 做小改版,但“削足适履”带来的发热、掉速、死机,让不少品牌在量产前夜翻车。江波龙看到的,正是这片空白:把主控、固件、封测、算法全部重做,用 PTM(产品技术制造全栈定制)+ ESAT(专品专线封测制造服务),把“能用”变成“好用”。
功耗与尺寸的极致平衡:穿戴存储芯的瘦身记
以应用于跑 RTOS 系统手表的 eMMC 为例,江波龙eMMC尺寸最小可达 7.2×7.2 毫米,最大高度 0.8mm。为满足续航需求,江波龙从存储和 SOC 两方面着手。在客户立项或平台开发阶段,安排专职人员对接,让客户充分了解 eMMC 的工作模式。例如,在写入模式上,针对穿戴设备功耗考量,推荐四线加持 SDR high speed 模式,有效控制写入功耗。
从 eMMC 自身角度,其控制器具备多种模式,可针对不同 host 端要求提供不同特性表现。在四线 high speed 时钟单沿数据传输模式下,江波龙对控制器进行优化,通过对磨损均衡、坏块管理、垃圾回收等后台机制的调整,降低整体功耗。此外,控制器端还提供截断功能,如智能手表在用户睡觉时自动截断非必要功能模块工作,以及时钟门限控制,在 idle、standby、sleep 模式下关闭未工作的 I/O,节省功耗,这些客制化特性已在与客户的合作中实际落地。
手表 VS 眼镜:谁在“哭”功耗?
有趣的是,对功耗最敏感的并非 AR 眼镜。吕岩川解释,主流眼镜待机 10 小时已能覆盖通勤场景,真正“哭穷”的是高端蓝牙手表:GPS、心率、血氧全开时,数据量瞬间翻倍,波形级体征信息迫使 eMMC 必须跑四线高速甚至八线高速。
江波龙的做法是把功耗拆解成“SOC-存储”联调:立项阶段就派驻工程师与客户平台团队同席办公,从时钟门控到 NAND 数据更新周期,逐条去“抠”电流。穿戴设备的形态多样化,意味着存储方案必须高度灵活。江波龙通过独有的PTM(产品技术制造)模式,将自研主控、固件算法与客户需求深度耦合,获得了行业客户的高度认可。吕岩川透露,“我们竭尽全力帮助客户优化 10% ,也许就能助力终端提升一到两天的续航。”
IDC 最新报告显示,2025 年全球穿戴出货量将突破 6 亿台,高端化占比首次过半。当硬件堆料走到尽头,“省电”“长续航“成了最大的卖点之一,由此也将其背后的存储厂商推到 C 位。从“能用”到“好用”,智能穿戴的进化始终离不开底层技术的突破。江波龙等企业的创新实践证明,唯有精准捕捉行业痛点,以“毫米级”技术迭代推动体验升级,才能在高速竞逐的穿戴市场中赢得先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0
十年前,第一台声波电动牙刷进入中国市场,开启了口腔清洁赛道新一轮的行业混战,因为有着品牌溢价和顶级技术加持,当年的外资品牌赚得盆满钵满;十年后,电动牙刷十大排名...
北京时间8月21日凌晨,Google秋季发布会如期而至,Pixel Watch 4正式亮相:新表一口气塞进双频GPS、连续血氧、ECG、跌倒检测,并首发搭载We...
随着影石(Insta360)Go Ultra 运动相机上市在即,专业配件品牌 Telesin 泰迅宣布旗下全系列兼容配件已完成适配验证,涵盖挂脖支架、运动固定系...
2025年8月4日,佳能在东京宣布,凭借在应对气候变化课题方面与供应商的有效合作,佳能得到国际非盈利组织CDP*1(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的认可,荣获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