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一带一路小而美民生项目案例精选

一带一路小而美民生项目案例精选
2025-08-22 13:05:07 来源:今日热点网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壮阔图景中,除了大型基建工程,众多“小而美”的民生项目如繁星闪耀,它们规模不大,却精准对接沿线民众迫切需求,本文为您精选共建“一带一路”中最动人的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图为《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成欣摄

一、知识传播项目

1、鲁班工坊

自2016年中国在境外建设了首个鲁班工坊——泰国鲁班工坊,如今,中国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34个鲁班工坊。其中,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柬埔寨、埃及等上合组织国家建设了10个鲁班工坊[1]。

*嘉宾在鲁班工坊建设·体验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2、空调修理、机器人焊接等培训(缅甸)

中缅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技术合作案例。25 名缅甸技术人员于 6 月在江西参加为期 21 天的培训,学习空调修理、机器人焊接等技能,计划将技术带回缅甸用于曼德勒工业培训中心建设。该中心由中方援建,2024 年 7 月竣工,江西职业技术大学负责培训,此前已有 18 名缅方老师受训,后续中方还将派教师提供长效支持,助力缅甸工业人才培养。

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几内亚比绍)

第 12 批中国援几内亚比绍农业技术专家组,在几比中部巴法塔区举办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来自该国多个稻区的 210 余名学员 —— 包括农业官员、种植户及技术人员,系统学习了从育秧、田间管理到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全流程技术。专家组围绕 “良种 + 良法 + 良技” 理念,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种植习惯进行针对性讲解,助力提升当地水稻产量,推动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4、菌草技术培训(津巴布韦)

中国向津巴布韦提供菌草技术援助。2025 年起实施的三年期项目,首期技术培训班于 4 月 14 日在西马绍纳兰省农业学院举办,50 余名基层农业官员、技术人员和农户参训。中国专家将传授用菌草制作蘑菇培养基、饲料、肥料及生态治理等技术,计划三年开展 30 期培训,助力津巴布韦农牧业发展与农户增收减贫。

5、鲁班工坊(印度尼西亚)

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共建的印尼鲁班工坊,采用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模式,累计培养 300 余名技能人才,开发 6 门双语课程。2025 年 2 月,智能制造中心揭牌,将培养更多电力与自动化人才。合作助力学生入职中资企业,如阿斯特丽德任职海螺水泥、德妮参与雅万高铁项目,为中印尼合作提供人才支撑。

6、孔子学院(埃塞俄比亚)

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孔子学院自 2013 年成立后成果显著,开展多种形式的中文教学、文化交流和学历教育,还联合各方组织 “中文 + 职业” 课程。2023 年 12 月发布埃塞俄比亚首套本土中文教材,推动了中文教育本土化,培养了大量本土中文人才,成为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

7、鲁班工坊(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鲁班工坊由天津两所院校与塔那那利佛大学共建,2022 年 2 月揭牌,设汽车工程等 4 个专业,首批 29 名学生于 2024 年底毕业,多数进入企业实习,因实操经验丰富供不应求,甚至在校生获企业青睐。工坊配备先进设备,7 名当地教师赴华培训,中方也派人员交流。其契合马国家发展战略,为马培养技术人才,助力制造业升级和工业化发展。

二、田间农业项目

1、中国大棚种植技术(老挝)

2017年,中国-老挝减贫合作社区示范项目落地金花村。中国农业专家在当地示范推广大棚种植技术,建起避雨、避晒、避虫的蔬菜大棚,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金花村发展蔬菜产业,改变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耕作方式。2024年,广西援老挝技术合作减贫示范项目开始在金花村实施,2025年1月,三个新的智能控湿控温控光智慧农业大棚正式移交金花村,金花村大棚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得以迈上新台阶。

*老挝首都万象城郊的金花村的蔬菜大棚。新华社记者 马淮钊 摄

2、中国食用菌技术(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青年塔德塞受中国蘑菇菜肴启发,学习培育技术,却遇产量难题。中国援埃塞农业专家郑艾宝提供全流程指导并改造农场。目前塔德塞的农场有 4 个大棚,种多种菌菇,需求旺盛,还计划扩建,吸引他人学习。自2024年8月起,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四期高级农业专家组8名农业专家抵达亚的斯亚贝巴,开展畜牧兽医、蔬菜园艺、食用菌及菌草、农业机械、作物种植等领域的调研、试验、示范、培训和减贫示范村建设等工作。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郊区的塔德塞农场里的蘑菇。新华社记者 刘方强 摄

3、无垠荒漠中浇灌技术(埃及)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带动下,中曼集团于2016年10月成立中曼埃及公司,深耕当地水井市场。从西奈半岛到明亚省撒哈拉沙漠深处,从马特鲁省的锡瓦绿洲到阿斯旺考姆翁布沙漠……近9年来,由中埃员工组成的水井施工队攻坚克难,帮助埃及累计钻探沙漠水井680余口。水井通过指针式圆形喷灌设备可以24小时做圆周运动进行喷淋,在原本寸草不生的沙漠中润泽出一块块良田。

4、杂交水稻示范中心项目(马达加斯加)

2007年,中国援马杂交水稻示范中心项目正式启动,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实施。这也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10个援非农业示范中心之一。中国专家自在此开展合作,选育出 5 个适配本地的高产、抗逆品种,通过 “田间课堂” 和技术培训培养本地骨干,让杂交稻产量达当地常规品种的 2-3 倍。目前累计推广 9 万公顷,稻农生活改善,马达加斯加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大国,杂交稻为其粮食安全注入力量。

5、南南合作项目(斯里兰卡)

2023 年 5 月,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与斯里兰卡启动南南合作项目,中国农技专家在斯开辟芒果等热带水果试验田,结合当地条件传授精准施肥、枝条修剪等技术。当地芒果经中方技术改良后增产超 40%,良果率提升。专家还指导采后加工,如制作凤梨酥、芒果干,提升附加值。2025 年 2 月底项目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验收,助力斯农户实现丰收梦。

6、中亚农业合作(中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近年来,有“农科城”之称的杨凌成为国际农业合作新高地。2018年,学校与吉尔吉斯斯坦高校、农牧企业开展合作,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楚河州建立了占地10公顷的中吉果木良种繁育示范园,试种苹果苗木,推广繁育栽培技术与果园管理经验。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建成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多领域助力中亚国家发展。

7、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毛里塔尼亚)

中国援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于 2017 年在伊迪尼村启动,针对当地沙漠广布的特点开展工作。项目成功引种紫花苜蓿并规模化种植,2023 年引入巨菌草,两者季节互补,全年供应饲草,巨菌草还能固土防沙。同时,项目与国内企业合作选育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种牛,投放牧区试验,杂交后代获认可。

三、健康守护项目

1、“光明行”项目(越南)

云南省医疗队赴越南海防开展 “心联通 云南行” 白内障复明义诊活动。4 月 9 日活动启动,将为约 100 名患者治疗,这是医疗队第三次赴海防开展 “光明行”。活动既助患者重见光明,也促进中越医护交流,深化了云南与海防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合作,为中越建交 75 周年暨 “中越人文交流年” 及命运共同体建设添力。

*医生在为患者做手术

1、尼日尔综合示范医院(尼日尔)

2016年8月,中国援建尼日尔综合示范医院在尼亚美落成,总占地面积16公顷,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是尼日尔乃至西非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自1976年起,中国派医疗队赴尼,累计751人服务近百万患者。2025年4月,第 24 批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赴尼,见证中非深厚友谊。

2、水井援建项目(津巴布韦)

为应对 2024 年严重旱灾,中国为津巴布韦中部及东部多省援建 300 口水井,东马绍纳兰省奇林达村用上首批水井并举办移交仪式。此前村民取水往返需两小时,且水源浑浊、常干涸,新井解决了用水难题,让庄稼丰收,村民生活重拾盼头,彰显中非友好情谊。

3、班古洛供水项目(坦桑尼亚)

由中国电建承建、世界银行出资的班古洛供水项目,2024 年 1 月动工,2025 年 1 月建成,覆盖达累斯萨拉姆南部 7 个区域及偏远村庄,为 45 万居民提供 24 小时不间断自来水。项目解决了当地取水难、水质差问题,还创造就业,培训当地技术人员管道焊接等技能,实现 “造血” 式帮扶,加深了中坦民心相通。

4、中巴友谊医院项目(巴基斯坦)

中国援巴基斯坦中巴友谊医院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重要民生援助项目,是中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成果。该项目2023 年 12 月竣工,2024 年 5 月运营,位于俾路支省瓜达尔,累计诊疗 15 万人次,日均接诊约 900 人。医院科室齐全、设备先进,提供免费药品和餐食等服务,各科室收治患者及完成手术数量可观,1 月底输血科投用后服务更完善。其运营缓解了当地医疗资源匮乏问题,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获民众与媒体高度认可。

5、“光明行”项目(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 “光明行” 项目在蒂鲁内什 — 北京医院开展,天津市眼科医院专家团队和第 25 批中国援埃塞医疗队,20 余天累计筛查 1300 多例患者,成功实施 500 多例白内障手术。不仅让众多患者重见光明,还向当地普及防治知识、交流眼科技术,提升了埃塞俄比亚眼科医疗水平,赢得当地认可,为深化卫生领域合作奠定基础。

6、“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项目(巴基斯坦)

中国援巴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项目于 1 月 22 日至 23 日实施,由潘湘斌率领的专家组在巴基斯坦为 8 名先心病患儿免费手术,术后恢复良好。项目采用首创的无放射线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无需开刀、放射线和造影剂,使用可吸收封堵器,利于患儿长远发展。期间,中方为约 200 名当地医务人员培训,涵盖多项技术。项目体现中巴深厚友谊,获巴方高度认可,未来计划培训更多当地医生,扩大救助范围。

四、总结

这些 “小而美” 的民生项目,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民心相通的江海,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民众真切触摸到发展温度。

五、参考资料:

中国一带一路网 https://www.yidaiyilu.gov.cn/list/c/xrmxm

新华丝路网  https://www.imsilkroad.com/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