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译心牧歌丝路实践团”走进新疆国际大巴扎,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宣讲活动。活动以“传承非遗文化,共赏丝路魅力”为主题,通过互动问答、趣味讲解和精美礼品赠送等形式,向游客和市民普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并发放团队精心制作的“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文化路线图”,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保护。
活动现场,团队成员以轻松活泼的语言,带领大家探寻新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切糕的制作工艺到馕坑的独特结构,从艾德莱斯绸的即兴创作工艺到手鼓模拟马蹄声的巧思,成员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问答,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非遗技艺背后蕴含的智慧与匠心。
宣讲中,团队成员以大巴扎里常见的景象为切入点,引出“非遗”这一核心主题。针对短视频中“切糕一刀一套房”的热门话题,成员们解释道,切糕价格不菲源于其原料选取、糖稀熬制、坚果处理及成型工艺中凝聚的新疆人民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独特技艺也让切糕成为新疆特有的非遗。
互动问答环节气氛热烈。团队成员抛出“非遗的全称是什么”的问题,引发游客积极参与,答对者获赠精美礼品。随后,关于馕的话题更是勾起大家的兴趣,从皮牙子馕、玫瑰花馕到芝麻馕,众人细数馕的种类。而“为什么馕用馕坑烤而非烤箱”的问题,让大家了解到传统馕坑由粘土混合羊毛砌筑,粘土锁热、羊毛透气的结构与材料,能稳定温度并赋予馕泥土的天然香气。
在服饰文化方面,团队成员介绍了被誉为“丝绸中的活化石”的艾德莱斯绸。它作为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手工织锦技艺的杰出代表,其独特图案寓意丰富,更以扎染无定法的即兴创作工艺彰显传承千年的精髓。谈及新疆乐器,成员们以手鼓为例,讲解其鼓面材质的弹性与独特鼓身结构,使其能通过不同力度和节奏变化模拟马蹄奔跑声,展现出制作技艺中的巧思与新疆人民对生活的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成员特别设计制作的“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文化路线图”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路线图标注了大巴扎内非遗项目的分布点,方便游客按图索骥,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团队成员表示,希望通过这份路线图,引导更多人关注非遗、体验非遗,让这些珍贵的文化记忆“活”起来、传下去。
活动最后,团队成员邀请现场游客合影留念,并鼓励大家在游览大巴扎时多驻足欣赏非遗技艺,多与手艺人交流,用实际行动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此次宣讲活动不仅为游客和市民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助力非遗保护的责任与担当。译心牧歌丝路实践团将继续以青春之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活力。
责任编辑:kj005
在生活的旅程中,搬家常常是一段让人头疼不已的经历货搬搬作为一家专业的搬家平台,整合了丰富的搬家资源,构建起了一个庞大而高效的服务网络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算...
2025年8月29日,大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1991.HK)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标志着公司自近年持续亏损后首次实现整体净盈利根据公司最新中期报告,...
近日,由华人社区携手亚太英文社区共同举办的《CCarbon碳普惠绿色未来盛会》圆满落下帷幕活动特别邀请了 CCarbon中文社区绿色联络官 Charles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