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培训 学校 课程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甘熙宅第里的百年昆曲韵:南京 “曲社清曲” 非遗传承记

甘熙宅第里的百年昆曲韵:南京 “曲社清曲” 非遗传承记
2025-10-21 13:26:10 来源:今报在线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漫步南京熙南里深处,一条窄巷尽头的 “甘熙宅第” 石碑静静矗立。这座有着 “九十九间半” 之称的古宅,不仅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更是南京非遗项目 “曲社清曲” 的传承之地。每周日上午,这里都会响起悠扬的昆笛声,南京昆曲社社长汪小丹与秘书长宋婵,正带领曲友们再现文人雅士 “拍曲” 的经典场景,让百年昆曲韵味在古宅中流转。

汪小丹与昆曲的缘分,始于家族的文化传承。她的外祖父甘贡三,是近代著名曲家,有着 “江南笛王” 的美誉。上世纪 20 年代,甘贡三与曲学大师吴梅、文人仇涞之、词学泰斗唐圭璋等人共同组建 “紫霞社”,成员多达百人,成为当时昆曲传播的重要力量。此后,甘家后人始终坚守昆曲传承,历经 “公余联欢社”“新生社”“友艺集” 等组织演变,1954 年成立南京乐社昆曲组,1998 年正式更名为南京昆曲社,汪小丹接过传承接力棒,如今已形成五代人的传承谱系。

“曲社清曲” 究竟有何特别之处?与舞台上注重身段、装扮的昆曲彩唱不同,清曲是文人雅士不以营业为目的的昆曲清唱。在甘熙宅第的庭院中,一支昆笛便是主要伴奏乐器,唱曲者无需上妆,只需保持仪态从容、神情闲雅,在一唱一和间追求格调与韵致的不俗。“昆曲的文词和曲调极为讲究,经过数百年文人雅士的研习打磨,才留下如今的曲唱与传奇剧本。” 汪小丹介绍,清曲遵循 “重曲轻白” 原则,曲律严谨,每个字都要仔细斟酌,且采用 “中州韵” 唱念,部分字的发音与现代差异明显,正是这种独特的发音,造就了清曲别样的韵味。

在宋婵眼中,昆曲早已融入生活,成为一种独特的生活仪式。“它不只是戏曲,还延伸到文学、书法、茶道等领域。” 每周日上午九点半,南京昆曲社的曲集准时开启,20 至 30 名曲友齐聚一堂,有时跟着汪小丹拍唱曲目,有时各自演唱喜爱片段请她点评,有时则共同品读折子戏,探寻昆曲文学之美与源流。“进社门槛很简单,只要爱戏就行,不会唱也没关系,能欣赏就好。” 宋婵说,这样开放的氛围,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并爱上昆曲。

2023 年,“曲社清曲” 成功入选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让传承团队备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创新传播的决心。事实上,江苏早已推动传统戏曲进校园,2018 年起,省委宣传部与省教育厅联合开展戏曲名作高校巡演,6 年间省级层面组织 30 部优秀戏曲及折子戏在百余所高校演出 250 余场,配套开展导赏讲座、戏曲体验等活动 500 余场,让不少大学生爱上了昆曲。但汪小丹也有遗憾:“很多年轻大学生加入曲社学戏,可毕业去外地后,慢慢就放下了。”

在南京昆曲社成立 的70 周年,汪小丹与宋婵正带领核心成员忙碌着社庆筹备,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我们7 月启动了线上预热活动,面向全球征集昆曲作品,参与者可以演唱指定曲目,也能展示自己擅长的片段,不过有个特别要求 —— 录制视频时要以所在城市的地标为背景。” 宋婵透露,届时汪小丹将邀请知名戏曲专家共同评比,既让昆曲走向世界,也展现不同城市与昆曲碰撞的美。9 月,社庆线下活动的亲子舞台等形式也进一步拉近了昆曲与大众的距离。

百年时光流转,甘熙宅第的修竹幽石见证着昆曲的传承与发展。如今,汪小丹、宋婵等传承人仍在为 “曲社清曲” 的未来奔走,他们期待通过新的媒介与形式,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昆曲的魅力,让这百年清曲韵味,在新时代继续传唱下去。(桑凯悦 王佳琦 杜慧莹)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2025-02-27 09:44:12比5070 Ti要低20%左右?NVIDIA RTX 5070跑分成绩曝光

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2025-02-27 09:43:39AMD 锐龙7 9700X 对决酷睿i7-14700K:畅玩电竞,新锐龙依旧锐不可挡!

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2025-02-27 09:43:09Intel® Amston Lake: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的强劲引擎

“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2025-02-27 09:37:35“我是被逼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不能没有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