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龙川佗城景区凭借一篇推文登上人民日报平台,单日阅读量突破200万+;自贡灯会持续推出爆款灯组,带动门票收入三年翻一倍。
在文旅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的风景观光已难以吸引足够的注意力。众多文旅项目如何突破重围,成功吸粉引流,已成为行业共同探索的课题。
成功的文旅项目不再仅仅依赖天然风景或历史遗迹,而是通过科技赋能、IP打造、内容营销等创新方式,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旅体验,从而实现流量与留量的双丰收。

▲广东河源千年古镇龙川佗城景区
文化IP打造与升级:从符号到情感连接
一个成功的文旅IP,不仅仅是可爱的形象或响亮的口号,而是能够承载当地文化特色并与游客建立情感连接的符号。
千岛湖的“湖包包”IP从当地特产“包头鱼”中汲取灵感,最初以萌趣形象获得关注。但团队很快发现,单一形象难以适配多元场景。升级后的2.0版本为它增添了拟人化眉毛、头巾织入1078座岛屿的微缩意象,爱心鱼尾藏着“以礼相待”的城市态度。这一转变让“湖包包”从单纯的卡通形象,变成了有故事、有温度的文化使者。
龙川县则更进一步,系统性地打造了24个乡镇IP,将抽象的历史底蕴与产业优势转化为具象化符号。佗城提炼秦汉文脉打造“赵小佗”,龙母以丝苗米、腐竹为灵感设计“米福”,让每个乡镇都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
这种全域IP化的策略,使龙川在文旅宣传中脱颖而出,乡镇辨识度显著提升。

▲广东河源龙川县佗城镇IP形象——“赵小佗

▲广东河源龙川县龙母镇IP形象——“米福”
科技赋能的沉浸式体验:让历史触手可及
在苏仙区711时光小镇,AI导游“邱小姐”用温柔的声音带领游客穿越时空,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游客只需轻松扫码,这位24小时在线的智能导游便能通过图文解析、3D模型展示等多种形式,将静态的历史文物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动故事。
科技+文旅的融合不仅改变了游览体验,还成为传播的亮点。该项目经苏仙融媒全方位报道后,吸引中央、省、市媒体广泛传播,全网浏览量突破千万,更一举斩获2025年度郴州新闻奖文字消息类一等奖。
在高椅岭景区,沉浸式VR体验馆让游客戴上VR眼镜后,瞬间“穿越”至碧水丹霞的奇幻世界。据统计,自VR体验馆开放以来,景区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了1.5小时,显著提升了游客体验和景区效益。

▲湖南彬州苏仙区:AI导游“邱小姐”试运营,游客纷纷点赞
内容营销与流量转化:从引流到留量
内容是连接文旅项目与游客的桥梁,优质的内容能够有效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量。龙川佗城景区的推文在人民日报平台单日阅读量飙升至200万+,这场“流量盛宴”背后是千年古镇的文化觉醒。佗城景区自2025年8月1日核心景点免费开放以来,便以“非遗活化+IP赋能”的创新姿态圈粉无数。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龙川马灯舞、手擎木偶戏与潮汕英歌舞同台献艺,手作月光饼、杂技互动等体验活动让游客沉浸式触摸历史。
苏仙区则通过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对“湘超”联赛、音乐节、车展、马拉松等活动进行整合传播与创意二次创作,成功打造“湘超+音乐节”、“湘超+美食”、“湘超+景区”等新型“文旅CP”。这些创新组合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维度,更形成了强大的市场吸引力。

特色活动与赛事引流:创造消费场景
仙女湖景区打破传统景区依赖门票经济的困局,通过百名主播的春日破圈、员工职人矩阵的搭建与奇幻游园的沉浸式承接,构建了“引流-培育-转化”的完整闭环。在“仙湖傣境狂欢季”期间,景区通过成人区和儿童区的分区设计,同时满足亲子家庭与年轻群体的玩水需求,引进西双版纳原汁原味的傣族风情表演与DJ电音秀,形成“日夜融合”的度假体验。
这一系列运营动作的背后,是景区对客源结构的精准把握。数据显示,来自江西新余、南昌及湖南长沙等“两地八市”的游客占比超60%,精准的活动策划带来了稳定的客源。苏仙区的湘超联赛更是赛事引流的典范。场内2.5万个座位座无虚席,场外设置的“第二现场”同样人潮涌动。

▲江西新余仙女湖景区“仙湖傣境狂欢季”活动
长效机制与可持续发展:从“爆红”到“长红”
文旅项目的成功不能仅靠一时的流量爆发,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自贡灯会之所以能持续推出爆款,源于2018年的两大变革。一是系统化培养彩灯人才,依托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共建彩灯学院,将“冷门”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引向年轻人。二是办会制度机制的变革,从原来的政府总揽、企业执行变为政府把关、企业经营。政府从包办者变为赋能者,走出一套“政府统筹底线把控+市场化竞争择优+利益共享共同体构建”的协作模式。
扬州邮政通过“创意链、文化链、场景链”协同发力,突破同质化瓶颈,实现IP文创领域的创新突围。全市已建成7家特色主题邮局,覆盖瘦西湖、东关街、大运河博物馆等重点文旅区域,推动文创销售由静态陈列向沉浸体验升级。

▲扬州邮政巧妙地将“邮政戳记”打造成城市文化传播的亮丽名片。
结语:文旅项目吸粉引流的三大关键要素
从这些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文旅项目吸粉引流的三大关键要素:
一是文化为核。无论是千岛湖的“湖包包”还是龙川的“赵小佗”,都是深挖本地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当代人易于接受的符号和叙事。
二是体验为王。现代游客不再满足于被动观看,而是渴望参与和互动。科技赋能、活动策划都是为提升游客体验而服务。
三是机制为基。只有建立可持续的创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才能让文旅项目从“爆红”走向“长红”。
从沉浸式文化体验、夜间消费场景打造,到亲子研学产品、高端度假配套,多元业态组合精准匹配不同客群的个性化需求,成功让“单次打卡”升级为“深度停留”。
在文旅行业集体寻找出路的今天,这些案例指明了一个方向:最好的风景不只在山水之间,更在持续创新的运营思维里。

责任编辑:kj005
千年古镇龙川佗城景区凭借一篇推文登上人民日报平台,单日阅读量突破200万+;自贡灯会持续推出爆款灯组,带动门票收入三年翻一倍在文旅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的...
你的电子名片,真的已经“落伍”了在这个被 AI 重塑的时代,名片不该只是装进手机里的电子版本,更不该只是一次简单的信息交换这不再是一张静...
今日,由中科软建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联合发起并设立的首届应星开物开物奖正式面向全球启动候选人招募工作当前,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在医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消费者选择医美机构时,总会被一系列问题困扰一、品牌底蕴:规模与资源构筑行业壁垒vbghgfcsz美莱创立于1999年,历经27载发...
2025年11月8日,由北京健康产业协会主办的“健康产业发展与品牌安全保护论坛暨食药电商直播经营交流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隆重举行本...
在医美技术与审美理念不断进阶的今天,鼻整形已从单纯的结构改善,迈向兼顾动态美感与原生形态的综合重塑名医领航:深耕三十载,成就行业领军者刘明飞院长深耕整形外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