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发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等四部门公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授予326个单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授予749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授予30名同志“‘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称号。其中,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助理、外科管委会主任、心外科五病区主任王小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从医30年来,王小啟教授累计独立完成各类复杂先心病手术、重症心脏瓣膜替换手术、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移植手术等8000多例,手术成功率超过99.5%,心血管外科急危重症诊疗经验丰富,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此外,他是国内临床应用双侧乳内动脉原位搭桥技术进行左侧心脏全动脉化搭桥的第一人,主刀成功完成国内最大一组双侧乳内动脉搭桥手术,提高了我国冠脉搭桥患者的远期疗效。2024年荣获全国首批医务名匠称号。
2021年8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云南省阜外医院总院长胡盛寿院士的统筹安排下,王小啟教授带着自己30年来的学术成果和临床积累跨越千里来到云南,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简称北京阜外医院)第一个正式调动到云南省阜外医院工作的心外科医生。此后便一头扎进祖国边疆的心脏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中。
四年来,在北京阜外医院外科团队的大力支持下,他率领云南省阜外医院的外科团队,成功构建了涵盖成人及小儿外科、先心病至主动脉夹层等领域的全方位立体心外科救治体系,实现了“质”与“量”的双重突破。2024年心脏搭桥手术数量和心脏移植数量实现全省第一,手术总例数从2020年的1698例跃升至2024年的4825例,累计完成低龄低体重先心病手术近300例,新生儿手术80余例,手术成功率稳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他带领心外科团队于2023年成功申报国家重点临床专科项目,标志着云南省心脏血管外科水平已迈入国内领先行列。截至目前,云南省阜外医院已顺利完成29例心脏移植手术,为西南地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重获“心”生的希望,使云南患者在本地即可享受顶尖的专科医疗服务,圆满实现了“复杂重症不出省”的发展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优质医疗资源落地基层,他还在玉溪、大理、昭通等地设立了专家工作站,深入省内各地开展讲学、查房、带教及手术指导,将多项国内外一流的外科新技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显著提升了云南乃至西部地区复杂、重症先心病的救治能力,成为祖国边疆百姓生命健康的坚实守护者。
他是一个奋战在一线的心血管守护者,更是一名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共产党员。在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过程中,王小啟教授始终秉承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助力云南省及周边地区心外科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用实际行动助力健康中国、健康云南建设。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