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3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旗下的“遇见小分队”在共青团象山县委的热情助力下,深入探访了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积极投身于“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4年象山大学生非遗体验活动的怀抱。此次非凡之旅,小分队成员们亲手触摸并体验了扎染这一跨越千年的古老艺术,不仅是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使命的深情响应,更是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勇于探索教学新路径、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生动展现。
活动伊始,小分队成员们非常荣幸地与非遗扎染的守护者——陈燕净老师进行了深入而亲切的交流。陈老师,这位文化底蕴深厚、技艺高超的大师,仿佛是一位引路人,带领大家穿越时空的长廊,亲手掀开了草木染这一古老技艺的神秘面纱。
在陈老师的娓娓道来中,草木染的独特魅力跃然眼前。这项源自大自然的染色技艺,取材广泛而神奇,从平凡无奇的板蓝根、紫苏叶,到稀有珍贵的野生植物,都能成为她手中变换色彩的魔法棒,为普通的布料注入灵魂与生命力。陈老师不仅阐述了草木染的基本原理,更逐一揭示了从精选原料、精心调配、巧手扎结到最终固色的每一个细致入微的步骤,让小分队成员们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染色工坊,亲身感受这份传统工艺的精妙与韵味。
随后,在非遗传承人陈燕净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小分队成员们亲自动手,全面体验了扎染这一传统技艺的奇妙之旅。他们首先投入到扎图的创作中,利用无尽的创意与想象力,将一块块平凡的布料巧妙折叠、精心扭曲、用心捆绑,创造出形态各异的图案,有象征和谐的同心圆、飘逸自如的天空白云、还有富有童趣的弹花形状,每一件作品都蕴含了成员们的独特情感与故事。
紧接着,小分队成员们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充满创意的布料缓缓浸入染缸之中,整个过程仿佛在进行一场古老而神圣的仪式。随着布料的下沉,一股来自自然的清新香气弥漫开来,那是草木染特有的芬芳,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色彩盛宴。随着时间的推移,染料在布料上缓缓渗透,与之交织融合,逐渐显现出斑斓多彩、独一无二的纹理与色彩。
经历了两到三次的反复浸染与精细的氧化处理后,布料上的图案愈发清晰生动,仿佛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生命力。最后,经过拆洗与晾晒,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扎染作品终于呈现在众人眼前。小分队成员们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无不感慨万千,纷纷惊叹于草木染所展现出的神奇魅力与无限可能,感叹于这一古老技艺所蕴含的智慧与美感。
此次体验激发了小分队成员们对扎染艺术的浓厚兴趣。他们意识到,将扎染引入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对美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于是,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扎染课,旨在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深入学生的心田。
7月24日上午,扎染课程如期举行。朱老师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扎染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原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随后,学生们在朱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扎染创作。他们运用皮筋、夹子、弹珠等工具,创作出各种图案,如爱心、笑脸等。随着颜料的渗透与扩散,一幅幅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扎染作品应运而生。学生们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深刻体会到了扎染技艺的乐趣与魅力。
课后,冯家栋同学难掩激动之情,他表示:“今天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满足。我以前觉得扎染很难,没想到我也能做出这么好看的作品,真的很有成就感!我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这样有趣的课程。”授课老师朱老师也感慨道:“为了这次课程,我们团队深入研究扎染技艺,不断改进课堂设计,力求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课堂传承发扬非遗文化是我们的初心。”
小分队成员看着学生们全情投入且洋溢着快乐的身影,内心充满了欣慰。当前许多学生或许对非遗文化知之甚少,对扎染技艺更是缺乏了解。然而,通过此次活动的举办,学生们不仅亲身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知识的渴望。小分队成员坚信,这样富有意义的课程将会成为学生们人生旅途中一段难以忘怀的宝贵经历。(余知涵)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