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数码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滚动新闻>

青春三下乡|河海大学——凝聚“黄金精神” 绘就振兴画卷: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团探访金坛黄金村乡村振兴新篇章

青春三下乡|河海大学——凝聚“黄金精神” 绘就振兴画卷: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团探访金坛黄金村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4-08-31 18:24:35 来源:今日热点网

2024年7月4日

为响应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暑期实践团队,带着对乡村振兴的深切关注与学术追求,踏上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旅程,目的地是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的黄金村。这里,曾是一片被贫困笼罩的土地,而今,已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颗璀璨明珠,其背后的“黄金精神”与创新实践,正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基于此,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传黄金精神,探振兴密码”乡村振兴调研团将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力求了解当地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资源状况,试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一些建设性建议,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一、前期筹备:精心布局,蓄势待发

在出发前,实践团队进行了详尽的筹备工作和任务分工。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政策文件和媒体报道,队员们对黄金村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从1999年严清华书记临危受命,到今日黄金村的辉煌成就,每一个关键节点、每一次重大转折,都在团队的资料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此外,团队还特别关注了黄金村在党建引领、特色产业、生态建设以及精神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即将展开的实地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地探访:沉浸体验,解码振兴

抵达黄金村后,实践团队受到了村党委靳书记及工作人员热情洋溢的欢迎。在与严清华书记、靳书记及其他村干部的面对面交流中,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黄金村从一个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的农业村,成长为年经营性收入超270万元、三产总值达2.46亿元的现代化乡村的艰辛历程,更深刻体会到了“宁可苦干、不可苦熬”的“黄金精神”如何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始终。从“黄金软米”品牌的塑造与市场开拓,到生态旅游的兴起与乡村治理的创新,黄金村的每一处变革都凝聚着“黄金精神”的力量。

(一)实干到创新:“黄金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严清华书记曾说,“黄金村没有山川之利,也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仅有的是祖辈留下的田地。”然而,正是资源的稀缺,激发了黄金村人的创新意识。1999年,当黄金村还戴着贫困县的帽子时,严清华书记回归故土,利用自身在交通部门的经验,首先解决了交通难题,打通了黄金村与外界的联系。在村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黄金村大力实施“标准+示范”建设,将党支部建到专业合作社和村民小组上,制定了一系列高标准,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形有效覆盖。同时,通过推动村干部专职化管理,黄金村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使村党组织成为引领发展的坚强堡垒。随后,他带领村党员干部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从栽桑养蚕到水产养殖,再到开发长毛兔和菌菇种植,黄金村不断尝试,最终在2010年找到了以有机绿色稻米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道路。其间形成的“黄金精神”,不仅是艰苦奋斗的象征,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回顾黄金村的故事,它为全国各地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示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实干兴邦的奋斗精神。

2016年,面对市场饱和和竞争加剧的挑战,黄金村再次创新,将目光转向农业深加工和文旅融合发展,开发出一系列以米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并依托稻米文化和地利优势,成功引入了垂钓比赛和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两大项目,不仅提升了村集体收入,还为村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在疫情期间,黄金村更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变化,与中天钢铁集团合作,成立“中天黄金大农场”,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乡村旅游的深度结合,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黄金村并未满足于现状,正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思路。村委靳书记在采访中表示:“我们意识到,优势如果不持续创新,终将变为弱势。黄金村的持续繁荣,需要专业化团队和社会资本的注入。”因此,黄金村正积极寻求与外部力量的合作,期望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资金,推动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农田到基地:打造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不断融合

2010年以来,黄金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稻作文化,大力发展有机稻米产业,连续15年获得华夏有机认证,成为区域内的绿色品牌。在此基础上,村领导班子敏锐地捕捉到乡村旅游的潜力,开始探索农业与旅游的结合点,力求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村党委靳书记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意识到,单靠稻米销售难以实现持续增长,必须挖掘产业链的更多价值。于是,我们着手打造乡村旅游服务平台,让游客亲身体验稻田插秧、稻谷收割的乐趣,同时开设了研学旅行基地,吸引中小学生前来学习农耕文化。”近年来,黄金村还充分利用自身品牌效应和交通区位优势,成功吸引了社会资本的青睐,中天钢铁集团的十亿元投资更是为黄金村的产业升级插上了翅膀。借助中天集团的实力,黄金村不仅提升了稻米加工能力,还构建了完善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包括黄金垂钓和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两大亮点项目。“垂钓赛事和研学旅行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村委书记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它们让村民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新机遇,激发了大家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

同时,黄金村实践发现,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创新。“我们正在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比如引入专业团队设计教育课程和基地设施,以应对乡村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村党委靳书记坦诚地说。“同时,我们计划与邻近的三星村文明遗址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6500年稻作文化的旅游线路,形成区域联动效应。”据了解,将稻米产业、农耕文化和生态旅游紧密结合,打造了黄金农学园、渔人码头黄金国际垂钓竞技中心等一系列亮点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提升了“黄金软米”的品牌影响力。通过与教育、妇联等部门的合作,黄金村增设了小火车、滑草等娱乐设施,成为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的热门基地,打造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不断融合,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双重丰收。在未来,黄金村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邀请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旅游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科技赋能、文化加持,实现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让“黄金精神”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三)苦干到巧干:生态绿色发展重塑带富致富新模式

黄金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必须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和谐发展,要建设“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福地。村党委靳书记在采访中表示,“我们认识到,生态是农村发展的底色,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任何发展都是无源之水。因此,我们启动了大规模土地复垦和水利设施建设,将原本的低洼沼泽地变成了良田千顷,不仅增加了耕地面积,还提高了灌溉效率,保护了生态环境。”在生态修复的同时,黄金村积极探索绿色有机农业,连续15年获得华夏有机认证,成为了有机绿色稻米的知名品牌。村民们不再依赖化肥与农药,而是采用生态循环方式,让农田恢复了生机,也让消费者吃上了健康美味的大米。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黄金村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改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让每一户农家小院都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风景线。在“增颜值”上下功夫,黄金村推进“五乱”治理,实现了村庄的清洁与美丽,展现了乡村治理的新风貌。

与此同时,黄金村加强村校合作,认识到必须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实现产业升级,确保集体和村民共同富裕。村委靳书记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去,我们只知道埋头苦干,但现在,我们懂得了巧干的力量。仅凭体力劳作难以持久脱贫。”为此,黄金村积极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等学府展开深度合作,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定期举办职业培训,旨在培养一批批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新型农民。这些培训涵盖了从有机种植、病虫害防治到市场营销的全方位知识,让村民们不仅能够种出优质稻米,更能将其推向市场,实现价值最大化。靳书记还介绍道,“我们推行‘支部+电商’、‘支部+合作社’等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我们的绿色有机大米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模式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让村民享受到‘保底分配+二次分红’的实惠,真正实现了‘一粒米致富一个村’的美好愿景。”在黄金村,每一粒米都承载着村民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它们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更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金钥匙”。通过不断优化带富机制,黄金村成功构建了一个全员参与、共享成果的良性循环,让“黄金精神”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实践中绽放出耀眼光芒。

(四)善管到善治:坚持党建引领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

黄金村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民声,解决了大批民生问题。靳书记在采访中感慨道,“我们的干部深知,善管更要善治。我们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村民的心声,通过一次次的实地走访,我们解决了一大批关乎民生的痛点问题,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在治理模式的创新上,黄金村构建了高效的协同治理体系。村委成员与村民代表紧密协作,通过“六微工作法”——微网格、微服务、微行动、微心愿、微课堂、微治理,将治理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的每个角落。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的精准度,还强化了村民的参与感,使得乡村治理更加接地气、有实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党员红细胞工程”。黄金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每一名党员视为维护乡村和谐稳定的“红细胞”。他们活跃在基层,主动承担起调解邻里纠纷、宣传政策法规的责任,成为乡村治理中的重要纽带和力量。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黄金村同样不遗余力。村内试行的村民信用积分制度,通过量化村民的日常行为,激励大家遵守公德、乐于助人。此外,定期开展的“道德模范家庭”评比活动,不仅表彰了那些在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家庭,还通过他们的事迹传播正能量,促进了乡村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靳书记说,“我们希望黄金村成为一个有温度、有秩序的社区。在这里,每一位村民都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也是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三、精神传承:感受“黄金精神”,启迪未来

实践团队在黄金村的行程中,特别安排了与当地村民的互动环节。实践队员们穿梭于稻田间,亲身体验了村民们挥洒汗水的耕作场景,感悟一粒稻谷背后承载的“宁可苦干,不可苦熬”的“黄金精神”,队员们还参观了村内的产业基地,见证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在文化长廊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诉说着黄金村的发展历程,让人深切感受到“黄金精神”在新时代下的鲜活生命力。

在黄金村,队员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从高标准农田到智能化稻米加工,从黄金垂钓到中小学生研学基地,黄金村正以“黄金精神”为指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实践队员们表示,此次探访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黄金精神”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行动的指南,从修路架桥到产业创新,从农田复垦到文旅融合,每一步都凝聚着“黄金精神”的力量。“黄金精神”不仅照亮了黄金村的振兴之路,更为全国乡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传承与发扬“黄金精神”,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启示与思考:乡村振兴的黄金密码

通过这次深度探访,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暑期实践团队收获颇丰。队员们不仅见证了黄金村从一个偏远、贫穷的小村,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壮丽画卷,更深刻理解了“黄金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他们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数据的增长,更是人心向善、社会向好、生态向美的全面进步。黄金村的经验与模式,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农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尤其是在党建引领、特色产业、生态建设与精神文化四位一体发展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中,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五、结语

黄金村的故事,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巨变的生动写照。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暑期实践团队,通过这次深度探访,不仅完成了一次对“黄金精神”与黄金村发展模式的学术考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实践经验,继续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激发更多农村地区的活力与希望,共同书写中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

注:本新闻稿基于黄金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团队的深度调研经历撰写,旨在全面展现黄金村的乡村振兴成就及其对全国农村发展的示范意义。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个保法颁布一周年:个性化广告发展需平衡隐私保护与用户体验

2022-11-14 11:53:20个保法颁布一周年:个性化广告发展需平衡隐私保护与用户体验

2022年全球折叠手机总销量将首度超过千万部大关

2022-02-09 11:40:212022年全球折叠手机总销量将首度超过千万部大关

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炉:vivo占比排名第三

2022-02-08 11:19:13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出炉:vivo占比排名第三

平板电脑进入新的竞争阶段 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

2022-02-07 16:52:08平板电脑进入新的竞争阶段 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

2021年四季度中国手机市场苹果占有率位居第一

2022-01-27 13:33:342021年四季度中国手机市场苹果占有率位居第一

预测2022年中国市场智能机销量达3.4亿部 同比增长8%

2022-01-26 14:57:26预测2022年中国市场智能机销量达3.4亿部 同比增长8%

相关新闻